返回

第一百二十五章残酷现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五章残酷现实 (第3/3页)

社稷!

    望四海勤王之师,宣三边御敌之略,勿负朕意!直此危急存亡之秋,山河动荡之际,切望全民努力报国,草泽百姓,怀抱异才,可破格升用。才能卓越者,以将相待之!

    ……

    “要是真的就好了。”牛虻轻轻的放下诏书,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

    事实上,上次鞑子入侵的勤王,已经伤透了地方大员的心了,就算是秦良玉这样的忠良,都只能默默的慨叹一声。这道诏书下来,有没有效果,还得两说。

    首先,地方大员肯定要费思量:一个不小心,他们就要重蹈上次鞑子入寇巡抚耿如杞、山X总兵张鸿功的覆辙,功臣没做成,反误了卿卿性命,还是丢在自己人的手里,有冤都没有地方申诉!

    说起来,这位耿巡抚还是天启朝著名的诤臣,因得罪魏忠贤而被判处过死刑,后因为崇祯继位诛灭阉党得免,对崇祯非常感激,因此入援京师很是积极,几乎是接到诏书的当天,就带兵出发了。

    可没有料到,进入京郊后,山西援军第一天先是被安排驻守京东的通州,等第二天到了通州还没有扎营,又接到命令去镇守京北的昌平,刚到昌平不等喘口气,又被命令调到京南的良乡。

    每天行军百余里,把一支想要立功的生力军莫名其妙地拖得人困马乏,在此同时又不拨给任何给养:原来,兵部根本没有准备勤王军队的粮草。

    又累又饿的山X援军终于忍无可忍,在京郊大肆抢掠,倒比后金军还祸害得更加厉害。崇祯皇帝大怒,将耿如杞、张鸿功全部下狱处死。

    山西援军兴冲冲而来,却落得如此下场,自然令人心寒不已,有这样的教训在前,还有哪个地方大员会积极的上京勤王?就算是点到名字,恐怕也要拖延一段时间。

    其次,地方民众更加不会轻易的报名参军,不怕死的人,都去参加秦、晋、豫三地的起义军造反了。

    他们在起义军里面,还能吃得饱,穿得暖。加入明军,天知道能不能吃一顿饱饭?连饭都吃不饱,谁愿意给朝廷卖命?而手握大量钱粮的地主官僚阶级,他们愿意出战吗?更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道勤王诏书,纯粹就是一个笑话,跟后世调控房价的政策差不多。

    朝廷走到这一步,显然是已经病入膏肓,几乎不可救药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