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不舞(一) (第2/3页)
多数人活得太累。只是因为他们想太多。而像顾亟予这种人,从来不算计,从来不怀疑,从来不记恨,从来不失望,从来不放弃。也就从来没有后悔和不甘。
大家都以为,他的天真纯净只是因为神识破灭过于频繁而遗留的健忘症,却忘了。所有人里面,活得最久最长的,便是长灵泉。
在从天地初开到今时今日的悠长岁月中,他什么事情没有看过?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
所以他最懂得应该怎样活。
世上最幸福的事,不过是做自己。
世上最幸福的活法。只用每日开心。
负担得太多,心就重了;计较得太细。人就累了……
等秦临拿着泡好的菊花茶来换掉顾亟予房间里过夜的茶水时,就发现顾大少已经手握着三界石缩在床上睡着了,眉头微锁,仿佛在做一个悠远而漫长的梦。
秦临小心地换好了茶水,悄悄退出房间,帮他带上了门。
澶渊之盟签订以前,北宋与大辽以燕云十六州为目标的争夺战持续了25年之久。这片处于宋辽交界处的土地,因其农丰地富商贸繁华而引发争夺,却也因此让两方的战火都不忍蔓延。
乱世也好,平安也好,只要战火不烧到身上,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得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这并不是说百姓们都麻木了良知,不懂得报效家国,而是很多事,关乎生活,便只能无可奈何却无可厚非地俗了。
更何况,后晋割地以后,现在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事实上应该算是大辽的子民,州内汉族和契丹族混居,待遇也没有太多的差别。辽圣宗耶律隆绪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向往汉族的政治文明,任用汉人为官,喜读汉文书籍,甚至会用汉字写诗!
所以,你可以想象,作为一直极力主张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名相寇准的门生,满怀着一腔报国热血,不惜千里迢迢跑来前线的(典型脑抽热血小青年)杨延之,看到眼前,幽州这种欣欣向荣一派繁华的街市,是多么不应景的内心凄凉扼腕兴嗟!
再所以,杨延之会跑到这种小酒馆里来买醉,九品文学欢迎您的光临,任何搜索引擎搜索“九品文学”即可速进入本站,本站永久无弹窗免费提供精品阅读和txt格式下载服务!就非常好理解了。
杨延之其实应该算是正宗的书生,虽然并不是书生就一定要迂腐,但毫无疑问正常的书生都比武人要瘦弱和斯文。
所以!(你是不是只会用这个表承接的连词啊?!)在注意到面前跟自己身形差不了多少,甚至比自己还要矮小瘦弱几分的人,正边一大碗一大碗喝酒边大呼好爽的时候,杨延之本能地拿着自己那相比下显得十分秀气的酒杯,愣在了当场。
他有点怀疑那个家伙喝的到底是不是酒?
不过他显然多虑了,那个人喝了没一会儿,脸颊就开始绯红,倒酒的动作明显地放缓,举杯的线路也有了弧度,似乎是感觉到了杨延之的目光,那人抬起头,眯着眼看了他一眼。
杨延之其实并没来得及喝多少,几杯刚下肚的酒水倒是被对方的豪迈吓得全清醒了。那人抬头,他便下意识地仔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