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朝鲜战争爆发(二) (第1/3页)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六月初了,陈二的内心也是不由得焦急了起来,眼看着一场大战即将到来,自己明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却是无法阻止,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也使陈二显得越发的疲惫。漫步在特别研究小组的研究室里,陈二也是毫无心思去看那些厂长命人送来的资料了。
文静在边上似乎也是看出了组长有着心事,小心的问道:“陈组长,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我看你这半天都是眉头紧皱的,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啊。虽然我现在才是刚刚入门,不过我相信凡事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陈组长也不必太过着急,一切慢慢都会好起来的。”
听了文静的话,陈二点了点头,自己确实是过于的杞人忧天了,毕竟那是发生的历史,自己就算穿越了过来,一些大的历史事件还是无力改变的,既然如此,那就还是努力的扑在自己的工作上吧。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提高军队的武器水平,少牺牲一些战士的生命吧。
打定了主意,陈二拿起一张空白的图纸就是画了起来,反正顶着特别研究小组的称号,即便是自己研究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大家也不会多说些什么的,这倒是更有利于自己的发挥了。半个小时不到,一直崭新的枪械图纸就是跃然纸上,陈二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六三式自动步枪,这才是中国近代史上自行研制的第一支步枪,有了它也才算是真正的有了自己的军工产品。
六三式自动步枪和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相比,已经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六三式自动步枪自动机借鉴五六式冲锋枪结构,枪机回转闭锁,机头上的螺旋凸起与机框上的螺旋槽配合,由枪机框带动机头完成开、闭锁动作及前后运动。大部分结构参数与五六式冲锋枪相同。六三式的自动机有两点改进,一是把活塞与机框分开,二是降低了自动机质量中心距枪管轴线的距离。两者都是从减少动力偶、提高点**度出发的。
机匣为机加工锻件机匣,枪管与机匣连接为M25×1.5螺纹联接。机匣结构与56式半自动步枪相似,机匣下面,突出前支脚和后支脚以便与发射机支架相扣合,并把枪托结合在枪身上。机匣的前部是装枪管孔和闭锁支承面,机匣中间有前支脚相连,机匣后部有后支脚及后撞击面连接,机匣的两侧则比较薄,为2.5mm。总体来看,机匣刚度,强度足够,而且重量不大。
导气系统完全重新设计,首次在步枪上采取了气体调节器结构,活塞、调节塞均自前方装入导气箍上的活塞筒内。有气体调节装置,在正常条件下用小气孔射击,自动机运动平稳,减少撞击保证射击精度的提高,特殊情况下用大气孔射击自动机有较大能量,保证动作可靠性,同时大量射击是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全枪寿命也可以得到保证。导气系统结构比较简单,装拆、变换都很方便,动力参数性能也很合理,是保证可靠性的有力措施。
发射机也是重新设计,是回转击锤、挂钩阻铁。其重要特点是击锤簧仍用圆柱螺旋弹簧,制造使用都较方便。发射机仍采用发射机支架组装成独立部件,在全枪分解结合时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