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第2/3页)
膏应从节俭。乃不遵朕言,穷奢极欲,逞其凶恶另更滋甚。有将朕诸子遗类之势。
十六阿哥患病,聚皆以朕年高,无不为朕忧虑。伊系亲兄毫无友爱之意,因朕加责,让伊反忿然发怒。更可恶者,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
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令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书夜戒甚不宁,似此之人宣可以付祖宗弘业。”
说到这里的时候,大家都懵了,这一条条的罪责,哪里是在训胤礽,完全是往死里踩他,骄奢yin逸,冷酷无情,纠结党羽,窥伺圣躬,任何一条都不是胤礽能够硬抗的。
然而,地上跪着的胤禟完全没反应,仿佛康熙一次有一次的点名说的都是别人一样。康熙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往两边各扫了一眼,皇子这边,胤禛冰块脸有些苍白,站着不动。胤祉浑身颤抖,接收到康熙的视线,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胤佑因为腿脚不便没有出席祭天,胤禩的反应让康熙有些小意外。
某人连看也不看胤礽一眼,至始至终都只看着自己的脚尖,身体前倾,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仿佛一点都没有意外或者惊讶的情绪。
其实作为最接近真相的当事人之一,当胤禩看到胤礽被大内侍卫押进来的时候,心里的桎梏一下子消失了,福至心灵。为什么胤礽一直消失不见?为什么康熙会密旨让自己迅速收拾凌普?为什么太子妃从毓庆宫出来是这般狼狈的出逃形式?
这些问题现在都有答案了,胤礽明显是被皇阿玛软禁了,一方面利用自己去把凌普拉下马,一方面开始清算胤礽的旧账,为的就是在今天祭天的时候诏告天下,大清国第一位皇太子成了罪人,黯然退场。
将前因后果迅速理了一遍之后,惊讶什么的都已经是浮云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戏,自己是配角之一,只是参演的时候,不知道这是一出结局已定的戏而已。所以,胤禩安静地站在那里,安静地倾听着,目不斜视。
果然,康熙的话还没有结束,数落了这么多死罪之后,康熙还不过瘾,继续念道:“且胤礽生而克母,此等之人古称不孝。
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靴。胤礽所用一切远过于朕,伊犹以为不足,恣取国帑,干预政事,必致败壤我国家,戕贼我万民而后已。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其如祖业何谕。”
说到这里,康熙身体晃了一晃,仿佛支持不住就要跌倒一样,站在最前面的胤禛脚步动了动,最终没有踏出步子。康熙身后,吴书来伸手托了一把:“主子……”康熙站稳了:“朕没事,你退下”
吴书来告罪退下,康熙看着地上一动不动仿佛死了一样的胤礽,忽然双目含泪:“朕把你从一个血泡泡养到这么大,你变成这样,朕也难辞其咎,哎……”
叹完气,眼泪夺眶而出:“太祖,太宗,世祖之缔造勤劳与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矣。昭告于天地、宗庙,将胤礽……将胤礽废斥钦此”
念完,手一松,黄绢掉到地上,康熙整个人泣不成声,几乎要委顿在地。地上的胤礽依然没有动静,仿佛傻了一样。圣旨掉地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