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上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九章 上华 (第2/3页)

不可能保证替旗下这么多歌手录制唱片,老板吕燕清也有了卖盘的想法,拿到钱另起炉灶从小做起也好,还是转行做其他事情也罢,都比抱着“上华”这个烫手山芋不知所措要好。

    毕竟一家唱片公司要持续维持运转,就必须保证旗下歌手在一定时间内有唱片能出,然而现在就整体唱片市场环境来看,环球唱片无论替旗下哪个歌手出唱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赔钱的可能性很高,甚至还不如重做一家唱片公司,包装新人推出市场的机会来得更大一些。

    所以唐谦觉得“上华”开出15亿新台币的高价,无非只是仗着旗下有不少知名歌手,除此之外,唐谦甚至觉得现在的“上华”唱片一文不值。

    品牌,在这个唱片行业极速萎缩的时代,根本就不值钱,值钱的还是人,是那些拥有粉丝的歌手。

    在双方都有了收购谈判意向之后,唐骏就找了专业的资产评估师,对上华唱片做了个整体的估价,主要面对的是上华唱片的固定资产,诸如办公场所,录音室,影音设备等等,还有就是一些无形资产,诸如旗下歌手曾经的唱片版权,一些业务关系等等。

    通过资产评估师的全面估价,上华唱片除旗下歌手之外,固定资产及唱片版权等等加在一起,合理的收购价格应该在4000万新台币左右,也就是说,“上华”老板吕燕清开出的15亿新台币收购价格,有超过一亿新台币,是在打包卖“人”。

    在后世周杰伦大火的时候,吴宗宪连同旗下的周杰伦一起,打包卖出阿尔发唱片也才三亿多新台币,而且那时候已经是国语唱片市场相当难做,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而周杰伦又是唯一一位能够靠出唱片赚大钱,炽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所以现在的上华唱片,仅靠着那些不新不旧,半红不黑,下一张唱片都还不知道在哪个爪哇国的歌手来卖15亿新台币,不是在抢钱是什么???

    “吕老板,我想你比我更加清楚15亿新台币能够做多少事情,我们唐董用1200万新台币拍了一部《疯狂的石头》,收下一亿港元,也就是将近四亿新台币的全球总票房,现在2000万新币台制作费的《枪火》,在香港下画后也收到了4477万港元香港总票房,相当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