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试镜约 (第2/3页)
字母的白色紧身T恤,一条水蓝色牛仔裤,长发扎成一个马尾,从棒球帽的后方穿了过来,整个人看起来也挺青春,学生味挺浓的。
“你是哪年的?”唐谦只知道杨恭如肯定比他年纪大,但具体是哪年的他不清楚,既然杨恭如有这么一问,他自然是要问问年纪的,毕竟《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一部青春校园电影,演员的年纪很重要。
杨恭如怔了怔,突然笑道:“有这么直接问女孩子年龄的吗?不过看在你是导演的份上,算了,我比你应该大不了多少吧,我是74年的。”
1974年,那现在应该是25岁,唐谦知道杨恭如出生在上海,随后跟父母移民加拿大,所以他的国语说得还不错……
唐谦一边考虑着问题,一边打量着眼前的杨恭如。
从扮相上来看,此时25岁的杨恭如要演一个高中学生倒没有太大问题,而且她的国语说得很流利,在台湾拍电影的话这点很重要,总体来说还算不错,但唐谦此前对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选角的想法是用新人,整部片子包括男女主角在内,全部都启用新人。
整部电影全用新人的好处除了节约演员片酬成本之外,还可以让观众看到一个全新的东西,而且用新人,特别是用那些刚刚从校园走出社会没多久的新人,他们身上的校园味更浓,在表演起来的时候可能更加自然,技巧性的东西会少一些,这样比较符合整部片子那种原汁原味的青春感。
不过这只是唐谦对于演员选角的想法之一,本来时间条件允许的话,唐谦如果整部片子都要用新人,他会提前办一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全台湾,甚至渗透至香港地区的校园选角比赛,从中挑出合适的新人来加入到电影里头,但这样弄下来整部电影的制作时间会被拖得很长,不太符合成本管理原则,所以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然而如果不通过办大型比赛之类的大范围搜索,想要找到那么多新人来加入一部电影,也不容易,所以最后唐谦还是决定新旧交替,能用新人的角色尽量用新人,实在找不到合适新人的话再用其他有经验的演员来代替。
但无论用新人还是用有经验的演员,都必须符合一个原则,学生角色一定要青春、朝气、富有时代感。
在原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学生方面的主要女性角色就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女主角柳晴珊(原版沈佳宜),另外一个就是柳晴珊的好朋友琪琪(原版弯弯)。
但唐谦新创作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