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无间”要续 (第2/3页)
救。王薄教导我们,如果你无力去爱全世界,你至少得爱那个与你挨得最近的人。
《辛德勒的名单》里说: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王薄的故事则表明:凡爱一人,即爱全世界。如果这还不够,别忘了他还有这么一句台词:“开好车就一定是好人吗?”王薄用这句话教导我们,要看清事物的本质,别被表象所míhuo。可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通俗的解释。环顾四周,有此识见者能几人?
王丽、王薄都是贼,但观众看了,打心眼里喜欢这样的贼,同是贼,胡黎则是谁见了谁想揍的那种。但是,他身上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倘若给他机会当个企业主管,他定能创下非凡业绩。影片中他最终灰溜溜失败了,完全是因为他走到了社会的对立面——多行不义必自毙,与他的才能无涉。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何等的眼界!并且他并非像某些领导在会上表态那样,说说而已,说过便忘,逢到招聘,不是照顾关系,就是只认证书、文凭。他先是屡试王薄的专业技术,证明果真是匹千里马后,便千方百计要将他招至麾下,甚至愿意舍弃六万块钱。这与那些一见蝇头小利就眼红的领导,不知高明多少倍。
除了重视人才,胡黎还很注重纪律xìng。团体协作,纪律xìng是保证胜利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有理由虚心向黎叔学习学习,当然,得走正道。
就像看完《水浒》,人们讨厌宋江比讨厌高俅更甚一样,看过该片,相比各路贼人,单纯热情的傻根更招人反感。前面我说王丽是认识自己的楷模,这里正好有个反面教材,傻根就是个既不能认识自己,又不能认识社会的昏蛋。他晕血,却跑去献血。他十六岁出门打工,花了五年时间,都不知世上有贼。这样的人,自己吃亏是迟早的事,还容易连累别人。
我不妨称之为“社会心理型残疾儿”。然而,就是这样一名残疾儿,也不无可师法之处。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与狼和谐相处的故事,接着反问:“难道我们人还不如狼吗?”多么令人震颤的一个问句!人与狼,孰优孰劣,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一番的问题,不管答案是令人自豪还是叫人羞愧,思考一下,总是有价值的。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人,尽管他是个傻蛋,我们也应该奉他为人生导师。
此外,还有一位大胡子警察叔叔。此人是情与法的完美结合,我们的警察同志大有学习的必要。此人遇事冷静,在认出嫌犯的情况下,仍能悄坐一旁听其活动,给了他们一个为善的机会,结果为他们的善行所感染,跟同事说:“要不是有前科,我真想放他们一马。”
富有人情味,又严格依法办事。与此相反,我曾在电视上一个访问节目中见识过这样的警察。此人据说探案神妙,尤擅抓贼。主持人问到他抓贼的收获时,他甚为得意地报了一个数目,就像渔夫捕鱼丰收一样。我猜与他拿奖金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