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用管 (第2/3页)
回路也会不通呀,怎么人爬上去还会触电呢?这是因为人站在没有绝缘的灶头上,灯头上的火线通过人体与灶头和大地接通了回路。所以人就会触电。他触电后情不自禁地身子向后一仰,他就从灶头上摔了下来。看来师傅是被假象欺骗了,拉掉开关,以为就把电源切断了。而灯头里的火线却仍有电,因为火线没有受开关控制。
一个富有经验的老电工死在换一只灯泡上。说来叫人不相信。但它却是千真万确在鹭江发生过的事。这起事故的原因在于原来那里的电气接线混乱,可能是临时电工接的或者是电工新手接的线。
在安装灯电灯时,常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接开关时,没有按规范来接。有的电工以为在两根电线只要控制一根电线到开关里,以为随便接那根线都可以。开关一拉,只要电灯能亮就行。其实你控制的是火线还是零线是大不一样的。如果零线进开关,火线直接接在灯头上,一个换灯泡时危险,第二要检修时,就会发生我师傅被电击这样的事情。所以火线一定要经过开关再接到灯头上,受开关的控制。也即开关一定要控制火线。不能控制零线。可是有的人不懂电气施工规范,不懂得开关为什么一定要控制火线的道理。两根导线随便进开关一根。如果零线进开关,火线不受开关控制,这就常常在维修时给电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你用的是螺口灯泡,换灯泡时不小一只手捏在螺口灯头的外壳上也会触电的。这是已经有许多人吃过亏的血的教训呀。
小白听了说“哦,以后我们换灯泡时倒也要注意了。”
安良说,“是啊,有时简单的事情也不能麻痹大意。航行过大海的舵手有时也会在阴沟里翻船。有名大将有的也会丧在无名小卒手里。”
晚上,安良刚睡下去不久。他见师傅又悄悄地来到他眠床边。他对安良说:“你终于()找到[望书阁]了我出事的楼道路灯开关拉掉仍有电的原因,好!你比师傅细心呀,可是当时我就是没有想到。唉,真是让人听了笑话我呀,我亏为你的师傅!连这简单的故障都想不到,现在我才明白,做一名电工。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次事故也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当时见拉掉了开关伙仍不会亮,我如果再上去用测电笔到拉线开关上去测一测就清楚了。可是我一时没有那样做,就被这个开关欺骗了!这真是血的教训呀,可知做一个电工越小心越好,千万大意不得呀!安良。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在工作中还要小心上面加小心!你现在又搞安全工作,这份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你除了在工作中努力外。在侦察事故时,一定要更加小心仔细才好。”安良听了不住地点头称是:“师傅说的对。我记住了。”
几起事故过后不久,安良回家探亲。过去他回家时,邻居家的孩子们总会拥过来看他,其中有个堂房侄子。也总和他家的侄子侄女们一起来,向他要糖吃,讲外面世界的故新闻,其中有个男孩对他特别亲,每次见他来了总缠着他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可是这次去不见了那个可爱的男孩。他问他弟弟,“邻家的阿祥怎么不见他来,他到那去了?”
“阿祥?你问阿祥是吗?阿祥已经殁了好几个月了?安良听了大吃一惊。那孩子还没有小学毕业吧?小小年纪他怎么会殁了呢?”
“他被电打死了。”他兄弟说。
“啊!-----电打死了------”安良听了半天回不过神来。
“是被一根落地电线打死的。”
“落地电线?”
“那还是去年下半年的事情。”他三弟安康说:“那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一群学生从梁山伯庙小学放学回来。都已经到家乡我们包家漕村后了,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刮得树枝猛烈摇晃,把一根电线刮断掉在了路上。一根带电的十平方米的多股夥铝线落到地上,在地上被风吹来吹去,随着它的滚动,火花在它的周围跳动。但是在太阳底下便看不大清。一会有人过来,人们没有踩到那根导线上,就过去了,也没有引起重视。一会又一个挑着肥料担的人过来了,他也让过了那根导线,‘这是大风吹断的,’他心想:‘等会电工知道会来处理的。’
“直到傍晚,有阿祥和阿亮两孩子从学校放学回家来,就出问题了。阿亮见到那根电线,这孩子比较机警,他跨了过去。大概怕线头会触的他的脚。走在他后面的阿祥,没有看到那根导线,他踩到那上面的导线上去了。不幸的是阿祥的脚上没有穿鞋。当他踩到那根导线时,他被一股强大的电流从他的脚上传到他的身上,他惊叫一声一下子被电击倒了。已经走过去的阿亮听得喊叫,猛回头见状赶快回身去拉他,他的手一触上他的手臂,就觉得有股磁场,打得他发麻。他本能地赶快把手缩回来。看见他脚下有根电线。知道他同学是触电了,回来叫人来救。一个大人赶快拿了一根竹杆。赶快把触着孩子的电线挑开了.当时那孩子已经没有呼吸,他赶快把他抱到村卫生室,但已经晚了,身子都已经冷了那里还能救得回来。阿亮赶快回去通知阿祥的父母,他们得知赶快赶过来,阿祥的父母抱着着儿子的遗体哭得死去活来。阿祥已经读到六年级明年都可以上初中了,可是他这会就这样扔下父母和同学走了。
‘闻声过来看的他的舅舅看了半天回不过神来,他呆呆地立在那里,他就是刚才从电线上跨过去的那个挑肥料的农民。这个触电死亡的孩子竟是的他的外甥,常来他家吃饭玩耍他的姐姐的独子,他姐姐为突然失去去儿子哭得几次昏过去。他得知后好悔呀,要当时及时来告诉电工尽早处理了,他外甥放学归来就不会触电了。但懊悔已经来不及了。他当时讲都不敢讲,讲了感到他姐姐会责怪他。从此以后,他郁郁寡欢生了一场大病。后来时间久了他才讲出来。人家当时都责怪他,你当时要是把肥桶担放一下,把电线用扁担挑挑开到路旁,或者及时去告诉电工,你外甥就不会死了,他听了懊悔得吐血。到这时他才感悟到人不能对公家的事情漠不关心。如果当时自己关心一点,及时回来告诉村电工及时去处理,他姐姐的孩子就不会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结果是害人害己。
安良听了不胜叹息。彼好好的一个孩子,会这样的给电触死,真是太可惜了!
探亲加来后他把这故事讲给大家听。
2、公路上断线割下两个人头
小白听了这个故事后说:“包师傅,你说高压线掉地上不会出事故。但低压线掉地上出事的还不少呢。你刚刚说电线被大风吹下来没及时处理电死了一个孩子。广东那面人家一条电线掉地上没及时处理竟割下两颗人头呢!”
“割下了人头。这样可怕!有这样的事?”小白抓过一份报纸给安良:“包师傅你看,这不是我讲故事,是真真实实晚报上纸登载的。”
安良拿起那份晚纸看起来,看了后半天说不出话来。家乡他一个堂房侄子放学回家在路上给电线打死的事已经够叫人吃惊的了,而骑摩托车两人的脑袋被电线割掉,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时正好周处长进来,他一面在桌子上整理着什么文本,一面问大家说:“你们说得哪么热闹,是不是啥地方又出了大事故?”
安良说,“不是,是报纸上登的,广东发生的事情。是一起车祸事故。也是电气事故。”
“车祸事故又是电气事故?这是怎么回事?”
安良把晚报递给去对周处长说,“你看看。”
周处长忙于手头上的工作,“我这刻没空看这种报纸,不是我们这里的事故,你简单讲点我听听就行。”
安良把事故发生的情况向周处长讲述起来:
“这是在南方一个城市打工的夫妻俩,得知家晨电话说是老父亲在三月十五是生日,他们在家的兄弟姐妹要为老父亲好好做一下生日。
“‘哥哥你一定要把嫂嫂也带来,也好使父亲高兴高兴!到时一定要来的呵!你来了我们全家的兄弟姐妹就都有到齐了。”在家乡农村的弟弟在电话里再三嘱咐。
“哥哥阿兵得知这一消息后很是高兴!阿兵在他们的父亲生日那天,就早早的约好妻子,上午上班到11时,向厂里请了半天的假。11时正,阿兵就叫妻子乘摩托车一起赶回家来。因为是老爹生日,妻子临行还买了一些公公衣服之类的东西。就匆匆忙忙的跟丈夫跨上摩托车回家了。
“这是一辆gz本田大马力摩托车,时速可达100多公里,因此带个百把斤重的妻子,速度依然很快。阿兵回家心切,迟到了恐怕大家对他不满意。所以一路上以七十多公里的速度行进着。他的公司与他家的距离大约在100公里左右,阿兵想在12点以前赶到,所以他开车的速度越开越快。开了一半看看表都快到11点半了,他把油门拉得更大。
“在他风驰电掣般的紧赶慢赶下,不到50分钟的时候,家乡已经隐隐在望了。他好不高兴!他怕迟到兄弟姐妹们等他去时切蛋糕来不及,这时他把车开得更快了。差不多有一百多码。转了弯他的gz本田以更快的速度飞速前进。突然发现前面有一条细细的电线,一头从电线杆上挂下来。不高不低斜横在路上,他觉得这根电线会挡碍他,不免迟疑了一下。但摩托车开得太快了,想要减速一时已经减不下来,他看电线距地面还有一段距离,想从电线下钻过去。说时迟那时快,他见状忙向后说一声“当心前面电线!”他把头低一下!想叫坐在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