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部 风云际会 六十一 献忠笑斩大王头 夫妻久别胜新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上部 风云际会 六十一 献忠笑斩大王头 夫妻久别胜新婚 (第2/3页)



    黎民安这一走,整个南门的兵力部署顿时捉襟见肘。定国见时机已到,迅速带领众亲兵驱散城门前的守军,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迎接张献忠入城。

    张献忠早在城外密林中埋伏多时,见吊桥放下,立刻挥军长驱直入,杀进城中,沿街四处放火,大呼道:“八大王张献忠进城了!”

    一时间,各种声音交织成一片,偌大的襄阳城竟是鸡飞狗跳。

    与此同时,襄阳知府王承曾独自一人,逆着人流来到襄王府前端礼门外,却见火光之中一队西营士卒正推搡着一名须发尽白,体貌修伟的老者,从王府中走了出来。

    “那不是襄王殿下么?”王承曾见襄王被义军抓住,吓得是目瞪口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慌忙闪身躲进了旁边一条昏暗的小巷中。

    随着一阵纷乱的马蹄声,张献忠带着一队扈卫匆匆而来。在端礼门前,张献忠勒马停住,将马鞭指向这个被五花大绑的老者高声询问道:“此人可是襄王朱翊铭?”

    带队的小头目连忙来到张献忠面前,拱手禀报道:“敬帅,此人正是襄王朱翊铭!咱们这次不但抓到了襄王,还抓到了贵阳王朱常法,以及宫眷四十三人,只可惜跑了福清王朱常澄!”

    “好啊!上回进襄阳这老家伙倒是跑得飞快,此番还不是让咱们给连锅端了!”张献忠一脸得意,又将目光转向身旁的张可旺,厉声吩咐道,“即刻派兵严加看守王府,不许闲杂人等进出!”

    “诺!”张可旺抱拳答应了一声,当即领兵封锁王府去了。

    待至天明,张献忠派出数百名西营将士沿着大街小巷敲锣示警,要求所有百姓必须呆在家中,不许穿街过户,不许交头接耳。同时通知各家大开门户,任凭义军搜查,如发现敢藏匿官吏兵卒者,一律全家斩首,有邻居知而不报者,皆以连坐罪论处。

    在阵阵锣声和吆喝声中,喧闹了一夜的襄阳城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到了中午时分,张献忠召集西营诸将,在襄王宫正殿摆下庆功酒宴。酒过三巡,张献忠端坐于大殿王座之上,招呼着将襄王带上殿来。

    年过七旬的襄王朱翊铭步履蹒跚着被两名刀斧手押到了大殿中央,见到张献忠,朱翊铭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哀求道:“小王一向克己奉公,勤俭爱民,苍天可鉴,日月可表!求千岁爷爷饶命!千岁爷爷饶命啊!”

    张献忠轻捋着长髯,哈哈一笑道:“您是千岁,怎么反叫俺老张千岁?真是愧不敢当!今日老子啥也不要,只借你一样东西,不知襄王殿下您舍不舍得?”

    朱翊铭听后忙不迭地答应道:“舍得!舍得!宫中金银玩物,只要是千岁爷爷喜欢的,任凭千岁爷爷搬用!”

    张献忠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啊!襄王殿下还真是慷慨大方!你们还愣着干啥?赶紧襄王给殿下松绑,上酒压惊!”

    身后两名刀斧手当即用刀斩断了捆绑朱翊铭的麻绳,紧接着就有一名小太监端着酒杯来到了朱翊铭面前。

    朱翊铭活动了一下捆绑后酸麻发胀的双手,哆哆嗦嗦地从托盘中端起酒杯,将酒高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地叩首谢恩道:“小王谢千岁爷爷不杀之恩,不知千岁爷爷想要何物,小王这就去准备。”

    张献忠一本正经地对朱翊铭说道:“襄王殿下,您是有所不知,俺老张与那杨嗣昌有仇,一直想要他的脑袋,只不过杨嗣昌远在蜀中,俺老张想拿也拿不到啊!因此今日只好借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