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风云际会 九十 赵光远全军尽殁 曾彦侯死守夔门 (第2/3页)
得真切,心中大喜,急调一万精兵披挂出战,其余两万人留守本寨。
靳统武正与众将士围坐在篝火旁取暖,忽听敌军寨中鼓角齐鸣,紧接着就见寨门大开,大批川军从寨中蜂拥而出。
“川军出来了!大家快撤!”见川军势众,靳统武依照定国的吩咐,连忙指挥众将士向后撤退,并故意将盔甲兵器沿途一路丢弃。
赵光远急功心切,只管催军掩杀,也不知追出去多远,陡然就听山间猛地一声炮响,顿时喊杀声震天,赵光远大骇,连道不好,赶忙拨马回转,下令全军撤退。
可哪里还来得及,山道两边密林中瞬间冒出数千名大西军弓弩手,他们张弓搭箭,向着聚集在山道间的川军乱箭齐射,另有数千大西军将士从后方杀出,将后退之路堵了个严严实实。
“赵光远,你已被我团团包围,还不速速下马投降?”定国驻马于山顶之上,扬起马鞭向着赵光远高喊道。
这支川军尽管多是老兵,奈何山道狭窄,头顶又是箭矢如蝗,眼见不时有人在身边中箭倒下,全军士气迅速崩溃,很快陷混乱之中。虽然赵光远一连斩杀了七八名溃兵,却仍旧无济于事,眼瞅着大势已去,他只得在左右标营亲兵的护卫下,一路向后突围。
哪知山道本就狭窄,又被溃军堵塞,根本无路可走,这时候定国亲率数千精骑也从山上冲杀下来,山谷间四处回荡着“活捉赵光远!”的呐喊声。
情势万分危急,赵光远再顾不了其他,立刻向着堵在前面的川军士卒挥刀乱砍,身后标营亲兵也跟着大开杀戒,这才勉强杀出了一条血路。不少川军士卒见赵光远不但不管他们,反倒还为了自己逃生屠杀同袍,一时气愤不过,当即调转箭头,去射赵光远及标营亲兵。
转眼就有数名亲兵中箭落马,赵光远臀部也被挨了一箭,只听他惨叫一声,顾不上拔箭,狼狈伏身于马鞍之上,拼死突出了重围。
与此同时,祁三升也率领一万人马向疏于防范的川军营寨发起了突袭,他们没遇上多少抵抗就顺利地翻过寨墙,打开寨门,将营寨占领,寨中守军群龙无首,皆四散而逃。
赵光远领着数百残兵沿小路逃回营寨,谁知却见寨墙上高挂着大西军的旗帜,赵光远知营寨已失,只得重新调头,从大西军的重围中冲杀出去。等逃出生天,回头再看身后的士卒,竟已不足二十人。赵光远生怕被陈士奇治罪,不敢再回成都,带着残部一路逃往汉中去了。
赵光远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成都,陈士奇无兵可调,一时竟是手足无措。
闻得败报,曾英又一次赶到抚台行辕恸哭请兵,万般无奈之下,陈士奇也只能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同意由曾英挂守备之职,统率五百乡兵前去抵御张献忠。
尽管只有五百人,但曾英却并不气馁,他散尽家财用于军中,每日好酒好肉对待这些将士,一连训练了十几日,这群乌合之众终于渐渐有了些军队的样子。
同时又有营山县武生李占春带着好友余大海、胡凤鸣来投,李占春矫捷多力,能使十八般武器,昔年摇黄围困营山之时,他曾率乡兵出战,出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勇冠川中,人称“李鹞子”。
曾春久闻三人勇武无比,得此悍将相助自是大喜过望,立刻将他们任命为头目,分别统领一百将士。
军中士气正盛,曾英当即率部誓师出征。
曾英的妻子名叫董琼英,本是富户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