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风云际会 九十八 状元郎糊涂殒命 安西王上奏阻战 (第2/3页)
驻保宁与张文秀合兵,并致一书,命人送往汉中。
书云:“方今明运式微,江山分裂,所在群雄角逐,各思正号。但今争天下者,惟我主与尔主及大清耳。近闻尔主被清兵所伤,百万劲旅,一时瓦解,始信勇可恃,势不可久,惟在天与,自然人归。今我主自河南永宁与尔主分兵南北,江南八省,尽入版图,兵不血刃,正位西蜀,果然君圣臣贤,将勇兵强,从古未有之盛也。今欲以建瓴之势,收破竹之功,特先发先锋张可望,前军张定国,统貔貅五十余万,首取西安,接应麾下。况麾下及将兵人等,皆同功一体,何分吴越。且良禽择木,自古所重。愿麾下深思熟虑,早决从违,兵到之日,各率所部聚会军门,共图大举,慎勿徘徊歧路、坐昧先机可也。”
书信送出后已是深夜,定国只觉身心俱疲,旋即起身吹灭烛火,转身步入后帐之中。
见是定国进来,香莲连忙起身相迎,帮着他卸去身上厚重的甲胄,扶至榻前坐定,然后转身从火炉旁提起水壶,倒上一碗热水,小心翼翼地端至定国面前,笑盈盈地说道:“天寒地冻的,赶紧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吧。”
定国心思重重,顾不上抬头看香莲,径直接过碗,一口气将热水喝进肚中。
香莲将空碗放到一边,见定国面色凝重,于是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关切地询问道:“宁宇哥,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没事吧?”
定国回过神来,望了眼身旁的香莲,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叹息:“夫人,你有所不知,这些时日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像那洪承畴、卢象升,哪一个不是咱们义军的死对头,咱们在他们身上吃了多少亏,却始终一筹莫展。然而在面对满鞑子时,他们却都好像突然不会打战了一般,轻而易举就被击败。再说李自成,拥兵百万众,势如破竹地破了北京,逼死崇祯帝,可谓声势浩大!结果一遇上满鞑子,却犹如老鼠见了猫,竟是一溃千里,一路退回陕西,大半年光景愣是见个胜战也没见着,如此种种,究竟为何?”
“满鞑子果真如此厉害?”香莲过去从未想过这事,今日突然听定国说起,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定国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道:“当年有一句话是这么形容的,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如今大明江山倾覆,父皇把李自成当成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满鞑子恐怕才是咱们最可怕的对手啊!正所谓唇亡齿寒,咱们大西军与大顺军本都是义军出身,同气连枝,如今李自成正在抵御满鞑子的进攻,咱们却在此与他争夺地盘,往大了说,这是置民族大义而不顾,往小了说,这是趁火打劫,不符江湖道义!哎,真是让人为难啊!”
香莲站起身,重新倒了一碗热水,递到定国手中,接着说道:“宁宇哥,既然满鞑子这么厉害,咱们可得提醒父皇一声,早做防备才是!”
定国将碗捧在手中,一股暖意直抵胸口,他忍不住抬起头,望向妻子被炉火映得通红的脸颊,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苦笑:“父皇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哪里听得进去?也罢,此事除了我能说,再没有别人了!也没啥,大不了就是被责罚一顿。我这就向父皇上表,请求暂停攻打汉中,与李自成重修旧好,并援助其军械粮饷,共同抵御满鞑子的进攻。”
香莲一时不知该怎么劝慰定国,沉默了半晌这才轻声低语道:“那你就尽管去做吧,若真有什么事,咱们夫妻一起面对!”
定国将碗中有些微凉的水一饮而尽,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