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部 风云际会 一一一 李成栋坐收渔利 四义子同盟辅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上部 风云际会 一一一 李成栋坐收渔利 四义子同盟辅孤 (第2/3页)

若不肯与我联合,又当如何?”

    张能奇旋即提议道:“依我看,咱们不如死守重庆,全力抵挡清军的进攻,然后再派人前往遵义面见王应熊,如此一来,他们必定会相信咱们的诚意!与我联合!”

    汪兆龄听后却是连连摇头:“不可!万万不可!咱们千万不能将主动权交予对方之手!这样我军必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在下以为,不如以战促和,先行退往贵州,击败王祥、刘鳞长等部明军,然后厚抚释之,对其说明我等联明抗清之志!这样一来,明朝不得不接受与我联合,还将向我提供军饷,借我地盘,厚我名爵,而不至于打乱我大西军建制,此方为上上之策也!”

    在场诸将皆以为然,见大家都是这个意思,张可旺低头思虑许久,这才最终下定决心,传令全军继续南下,经綦江向遵义进发。

    临近出发,为了防止将来反攻时受困于坚城之下,张可旺遂命大西军烧尽重庆城中房屋,并将城垣全部踏平。

    重庆城本是在崖壁之上加砌垛石建造而成,半面在江,半面在山,大西军将士将城垛尽数推入江中,然后又在夷为平地的重庆城中盘踞了数日,这才向着綦江开拔进发。

    在张可旺颁布的严令下,大西军将士一路公平买卖,严守军纪,不伤百姓。为表诚意,张可旺又吩咐在旗帜上除去“大西”字样,换成“饥军待抚”四个大字。

    然而毕竟张献忠在四川屠戮太甚,百姓心有余悸,听闻大西军到来,皆纷纷逃避,沿途城寨官吏不是抗拒死守,便是自杀殉国,即便偶尔抓到几个官绅,向他们说明大西军扶明抗清之志,亦是无人肯信。

    十二月二十七日,经过艰难行军,大西军终于抵达了綦江近郊。驻守綦江的刘鳞长见大西军声势浩大,慌忙带着全城百姓望风而逃,避入真州土司地界,大西军随即隆隆开进空无一人的綦江城。

    虽说占据了綦江,可是军中上下人心惶惶,各营将士都对前途感到迷茫,人心思变,不少人都动了落草为寇的心思。眼见军心涣散,张可旺心急如焚,连忙找来定国他们哥仨,一齐商量止乱之策。

    然而议了大半天,四人也没有讨论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就在张可旺无奈打算散会的时候,定国忽然一拍脑门喊道:“有了!”

    三人的目光几乎同时聚集到定国身上,张可旺亦是探身迫不及待地问到:“我就知道老二你主意多!赶紧说来听听!”

    定国也不打算卖关子,直截了当地说道:“大家可曾记得父皇有一个宠婢名叫老脚,已有数月身孕,如果我记得没错,她应当就是在这几日分娩,咱们正可以借此机会,召集众将士同盟辅孤,从而凝聚人心!”

    “鸟!老子才是父皇亲选的大西朝太子,那个没出生的小娃娃算个屁!早知这臭娘们有孕在身,老子当时奉命清宫之时,就不应该心软放她一命!”张可旺心中不禁暗骂了一句。

    不过事已至此,为了暂时稳定住人心,也只好如此了。

    次日,张可旺出牌传谕各营曰:“先帝汗马血战二十余年,抚有西土,皆赖众将士戮力同心所致也!方欲驰骋燕赵,还定三秦,为天下除残去暴,开万世不拔之基业!不意创业未半,中道崩殂。幸上天不绝仁者之后,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子时,中官诞下太子!尔等各营大小将领传谕兵丁人等,各宜同心协力,共扶幼主,克成大事。各人富贵功名,未可量也!”

    听闻太子降临人世,大西军各营顿时欢呼雀跃,之前的阴霾之气瞬间一扫而空。

    惟有都督张成功、总兵王十万、都指挥关索三人却对此表示怀疑,依旧不肯服从张可旺的提调,一心想要脱离大西军,自立山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