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一八 江川县军民死守 舍身崖忠臣赴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一八 江川县军民死守 舍身崖忠臣赴死 (第3/3页)

终于放下心来,加上昨日一夜未眠,此刻已是困得睁不开眼,旋即在张天佐的劝说下,下崖歇息去了。

    次日,天才刚蒙蒙亮,周柔强便起身来到崖上,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才过去几个时辰,大西军营寨外的湖面上居然密密麻麻停满了数百条木筏,无数大西军将士正在岸边整装待发,随时就要登船。

    周柔强急忙匆匆下崖,召来刘贵和张天佐二人,命他们组织岛上军民,做好战斗准备。

    这边才刚吩咐完,对岸就传来了一阵凄厉的号角声,紧接着就看见数百条满载大西军将士的木筏争相离岸,向着孤山飞驰而来。

    孤山与对岸的直线距离并不算远,须臾片刻就有不少木筏靠近了岸边,眼看马上就要登陆了。周柔强连忙下令守岛军民向着大西军的木筏放箭,然而由于昨日匆忙突围,随身携带的箭矢本就不多,没过多久就全部消耗殆尽了。

    攻岛的大西军人数太多,守岛军民多是老弱妇孺,哪里抵挡得住,很快便有二三十条木筏靠岸,四五百名大西军将士在冯双礼的带领下迅速从筏上一跃而下,和守岛军民混战在了一起。

    周柔强明白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当即高高举起佩剑,向着身后军民大呼道:“诸位,且随我上前杀敌!”

    然而大势已去,尽管守岛军民人人奋勇,拼死抵抗,奈何大西军的木筏陆续抵达岸边,杀死一人,就有更多人冲上前来,守岛军民一个接一个倒去,鲜血瞬间染红了一大片湖水。

    周柔强带着军民且战且退,一路退到了悬崖上方,此刻聚集在他身边的就只剩下了三四百人,且人人带伤,刘贵和张天佐二人也都死在了乱军之中。

    望着黑压压的大西军将士,正向着崖上步步逼近,而在军民身后就是悬崖绝壁,已是退无可退。

    定国抬头望着仍在崖上负隅顽抗的江川军民,忍不住再次开口劝道:“周知县!事已至此,不必再做无谓的抵抗了!只要你们答应放下兵器,本王保证绝不滥杀一人!”

    然而周柔强并没有答话,他环顾一眼身旁仅存的数百军民,不禁悲从中来,站在崖边高声吟诵着陆游的《诉衷情》,曰:“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诵毕,就见周柔强突然纵身一跃,跳入湖中。抚仙湖水深不见底,随着水花落尽,但见湖面一圈圈涟漪向外慢慢扩散开来,哪里还能寻得到周柔强的身影。其余军民见周柔强投湖自尽,亦跟着纷纷跳了下去,没有一个投降。

    大西军将士被眼前的悲壮场面,惊得是目瞪口呆,定国亦是泪流满面,深悔自己不该如此苦苦相逼,以致忠良枉死。

    为弥补自己的过失,定国遂将此地命名为“舍身崖”,并让人在崖上建造一座“舍身亭”,以为纪念。

    同时,由于铸造钱币的黄铜十分紧缺,定国又下令将孤山上那座高耸入云的铜塔拆毁,所得之铜尽数运往昆明。

    这座铜塔下宽五尺有余,上高九丈,共有十三层,中铸金刚经,以朱绀装饰,翠碧闪烁澄湖,本是东迤名胜,如今一朝而毁,虽然可惜,但为了抗清大业,却也是无可奈何。

    大西军在江川县休整半月,待铜塔完全拆尽后,方才继续向河西进军,四川巡抚耿廷录所部明军在大西军的攻势下,全军覆没。耿廷录不愿向大西军投降,随即赴水而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