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三三 宣国公力战身死 贺九仪擅杀朝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三三 宣国公力战身死 贺九仪擅杀朝臣 (第3/3页)

汝等远迎陛下,居功甚伟,朝廷自有隆恩相报!然今日若专问于此,是为挟封,而非真心恭迎陛下也!”

    说罢,严起恒当即起身做出送客的手势,贺九仪大怒,挥起铜锤,向着严起恒当头就砸了下去。严起恒根本没有想到贺九仪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当朝内阁大学士动手,猝不及防下,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便脑浆迸裂,堕水而死,时年五十二岁。

    当日,贺九仪又接连诛杀了永历朝兵部尚书杨鼎和、给事中吴霖等十余名朝臣,一时间朝堂上下震骇,南宁百姓民愤沸腾。

    三日后,有当地渔民撒网捕鱼时,发现一只老虎驮着一名身穿大红官袍之人从水中游上岸来。众人哗然,纷纷登岸驱逐,老虎受惊,丢下背上之人,转身逃入山林中。众人旋即围拢上来,却见此人虽死去多日,但却冠服不败,面色如生。正在惊愕间,有举人杭思斋碰巧路过,认出这是内阁大学士严起恒的尸体,惶恐之下,慌忙赶往朝中报信。

    永历帝听说找到了严起恒的尸体,不禁痛哭流涕,当即秘密让人去往江边,将遗骸裹以御衾,装入棺中,葬于青山之上。另阴赐鉴湖先生,号立石,谥忠靖。

    当杨畏知听闻贺九仪诛杀了阻挠封王的严起恒等人时,惊得是目瞪口呆,毫不犹豫地上书弹劾贺九仪,并在面见永历帝时匍匐于地,嚎啕大哭,久久不能平息。

    永历帝深受感动,认定杨畏知乃是忠臣,遂当场拜其为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吴贞毓共同辅政。

    在随后的廷议之上,杨畏知更是当面指责贺九仪擅杀大臣,顺带将孙可望也骂了个狗血淋头。贺九仪念及孙可望向来器重杨畏知,硬是强忍住怒火没有发作,转头便派人赶回贵阳,将此事禀报孙可望。

    接到贺九仪的飞驰急报,孙可望怒不可遏,在他看来,杨畏知早已是自己的部下了,如今胳膊肘往外拐,分明就是对自己赤裸裸的背叛。恼怒之下,孙可望命贺九仪立即派人将杨畏知押回贵阳。

    见到杨畏知,孙可望依旧怒气未平,然而他作贼心虚,不敢直接问起弹劾之事,只责问其为何不经自己许可,就擅自接受朝廷之职。

    杨畏知此时已抱定必死的决心,理直气壮地反问道:“大帅既然可以接受朝廷秦王封爵,吾为何不可接受朝廷大学士之职?”

    孙可望理亏,当即对着杨畏知破口大骂,杨畏知亦不肯屈服,也跟着回骂。两人你来我往就这么旁若无人地对骂起来,在场众人皆是目瞪口呆,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杨畏知隐忍孙可望多年,今日全部爆发出来,自是越骂越激动,甚至把自己脑袋上的官帽都给拽了下来,直接砸到孙可望脸上。

    龚彝见状趁机在一旁进谗言道:“大帅,杨畏知今日得以拜相,皆因其卖主求荣也!”

    这句话犹如火上浇油,孙可望再也忍受不了,只见他拍案而起,大喝一声道:“来啊,把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给孤拖出去斩首示众!”

    定国和文秀与杨畏知私交甚密,加之杨畏知还是定国的岳父,又岂能坐视不理,二人连忙一齐上前规劝道:“大哥息怒,我等欲图大事,像杨大人这样的人才不可擅杀啊!”

    然而孙可望已经急红了眼,哪里还听得进别人的劝告,二人虽劝了半天,但孙可望最终还是一意孤行地斩杀了杨畏知。

    二人见孙可望丝毫没有把他们这两位义弟放在眼里,对孙可望的不满更是愈发加深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