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四八 东珠璀璨嵌兜鍪 千金竟购大王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四八 东珠璀璨嵌兜鍪 千金竟购大王头 (第3/3页)

匆回来禀报,说冯、马二人所部早已退往湘乡去了。

    若是按照原先的计划,就算清军能够突出重围,起码也得折损上万兵马,这对旗丁只有不到十万的满洲八旗来说可谓是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可是随着冯、马二人突然撤走,八万明军将士顿时完全暴露在了八旗大军的兵锋之下,若不是定国运气好一举击杀尼堪,逼迫八旗军退兵,即便此战能胜,也是一场惨胜。

    不过没多久定国就发现,冯双礼也只是受人指使罢了,事情真正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义兄,秦王孙可望。

    定国虽然心中极其愤怒,但他明白再继续孤军深入非但无法扩大战果,反而会将大军陷入危险的境地,只得无奈下令收兵返回衡州。

    回到衡州城后,定国立刻让人押来俘虏仔细辨认斩首的清军将领身份,不到半日这些首级的身份都被一一得到了确认。除尼堪外,还有一等伯议政大臣瓜尔佳程尼,一等轻车都尉鄂克卓特、喀尔他喇,二等轻车都尉额色、伊马图、恳哲,三等轻车都尉玛欣、莽仪禄,护军统领都贝,护军参领达尔布、肃丹,护军校法克、果浑、彰库善、韶瞻,前锋校海住,骁骑校莫勒洪、音达胡齐,一等侍卫回色、喀喇,一等护卫沙布,三等护卫慕兰,署参领刘国辅等大小将佐三十余名。

    除刘国辅归属汉军八旗以外,其余全都是如假包换的满蒙八旗。

    不过这次明军却并未能够形成如桂林大捷之后席卷广西那样的大胜,随着冯双礼和马进忠两路兵马不告而别,定国不得不在腊月里放弃了衡州,南下退往永州。

    尽管功败垂成,但在短短九月间,定国率部纵横数省,收复湘、桂,消灭清军十余万,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已是明朝自万历戊午以来,对满清作战中从未有过的大胜了。

    同时,其他各路明军也与定国遥相呼应,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其中张煌言部光复了浙江大部分地区,郑成功部光复了福建、广东潮州等地,白文选部光复了两川之地,李来亨部收复了襄阳等湖广重镇。

    为了激励各地军民的抗清热情,定国又让人绘制孔有德和尼堪的画像,刊布粤楚,露布告捷。不少痛恨清军暴行的当地百姓于是纷纷拿起锄头、镰刀,四处截杀落单的清军。

    随着衡州大捷的消息传至湘、赣边境的罗霄山地区,活跃于此的刘京、李  文斌等部抗清武装更是备受鼓舞,他们一面高举着抗清复明的旗帜号召当地百姓收复失地,一面积极同李定国取得联系,请求派兵支援。

    不过由于定国此时正在湖南境内与清军主力周旋,无暇他顾,只能派李远和陈玺二人带着一千人马前往江西,配合刘京等部收复吉安府属各州县。

    当尼堪的死讯传至北京,顺治帝不禁大惊失色,他立即命和硕亲王以下大小官员皆出城迎接尼堪灵柩回京,并辍朝三日以示哀荣。

    不少朝臣见这大半年来,明军一改先前的颓势,屡战屡胜,皆心生胆怯,纷纷建议顺治帝放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明朝媾和,平分天下。

    顺治帝尚在犹豫不决,数日间,又有各处败报接踵而至,此时满清的统治已接近崩溃,全国女真壮丁数目锐减至不足四万人,再无可用之军能够南征了。

    顺治帝心中沮丧,坦言自己乃是夷狄之君,而非中国之主,甚至萌生了退回关外的想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