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七 郝尚久兵败潮州 冯双礼落水被擒 (第2/3页)
语吩咐了一番,二人答应了一声,旋即转身匆匆退出了寝宫。
走出秦王宫,二人立即去往冯双礼府上,与其商议出兵袭取柳州之事。
在送走二人之后,冯双礼心中苦闷,认为大敌当前再起内讧实在不是一件光明磊落之事,然而军令如山,又无法抗命不遵。
冯双礼犹豫再三,也无法决断,遂向爱妾倾诉心事。没想到隔墙有耳,此事竟被府中一个下人给听到了。
此人虽出身卑微,但素来敬重定国是一个顶天立地,如岳飞一般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他不愿定国吃亏,遂趁着夜深人静,悄悄溜出城,快马加鞭直奔柳州大营而来。
得到密报,定国不禁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拼死在前线与清军浴血奋战,孙可望在后方却一心只想着置他于死地。 眼看抗清阵营即将四分五裂,定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忍不住仰天长叹道:“此乃天欲亡我大明乎?国人若都如此,何能成恢复大业?”
在悲愤之余,定国转念又一想,还是应当避免与孙可望正面交锋,否则两败俱伤,反倒让清军白白捡了便宜。
最终,定国决定退出柳州,向南撤退,在大军撤离前,定国又命人将粮库付之一炬。
永历八年正月,在姚志卓的积极联络下,孙可望承诺配合定西侯张名振制定的长江战役,出兵攻略长江中游地区,然后顺江东下与张名振会师南京城下。
此时,孙可望心中其实十分矛盾,他既想要在抗清战场上取得战功,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同时随着野心不断膨胀,他已经有了将永历帝取而代之的打算,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又必须坐镇滇黔,稳定大局。
思来想去,孙可望终于决定重新起用因保宁之战失利,被剥夺兵权软禁于昆明的泰国公刘文秀。拿定主意后,孙可望当即派使者带着秦王谕令前往昆明,准备敕封文秀为大招讨,都督诸军,出师东征。
与此同时,冯双礼也在孙可望的严令下,带着王自奇、贺九仪、关有才诸将,统率五万大军前往袭取柳州。
可当冯双礼率东府兵马抵达柳州时,柳州大营早已空无一人。冯双礼在诸将的簇拥下大步踏入定国曾经的中军大帐,只见在布满灰尘的帅案上居然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封书信,信封上写着“东府诸将勋启”六个大字。
冯双礼一脸困惑地拿起书信,轻轻吹去信封上的灰尘,然后从里面取出信纸,小声读了起来,但见信中定国有言:“汝等总以效死大明,果不失初意,从我入粤东,功不朽。必欲相逼,定先自沉,以明无他。”
“西府既已南撤,是追是留?诸位可有见解?”冯双礼本就不愿打内战,如今看完定国的留书,心中更加矛盾了。
可王自奇、贺九仪、关有才三人皆异口同声地认为应当服从秦王的命令,继续追击,一举消灭西府兵马。冯双礼见众意难违,也只好下令全军一路向南追击。
定国在撤军途中得知冯双礼带兵追来,不愿与其交战,于是率部先是退至迁江,然后又抵达了来宾,而东府军则在身后紧追不舍。
见自己避战的意图对方非但没有理解,反倒愈追愈急,定国不禁有些恼了,旋即下令靳统武、吴三省带着三千精锐绕至东府军身后,于柳州江口芦荻中设伏,随后自引西府主力兵马返身迎战。
冯双礼没想到定国居然会突然调头反击,猝不及防下,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排兵布阵,只能硬着头皮迎了上去,双方顿时迎头撞在了一起。冯双礼见自己兵力数倍于西府军,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立刻就将五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