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一 李定国慷慨陈词 孙可望穷途降清 (第2/3页)
难至此,立刻命人打开城门,迎孙可望入城。
直到这时,孙可望才总算是有了一块暂时的歇脚之地。没想到才刚一进署衙,孙可望便迫不及待地命吴逢圣点即刻齐城中兵马,随他回军与追兵决一死战。
吴逢圣大吃一惊,连忙跪倒在地,连声劝阻道:“国主,万万不可!靖州城小,兵不过数千,自保尚且不易,若是出城与敌野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实属不智啊!请国主三思!莫要意气用事!”
孙可望一听就火了,暴躁地怒吼道:“那你说老子该如何?追兵转瞬即至,若不出兵,岂不是坐以待毙?”
程万里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与其等死,不如降清?”
关于降清这条路,这一路走来山穷水尽,孙可望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由于担心遭到将士们的反对,苦于不知该如何开口,今日听程万里替他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孙可望遂不再掩饰,顺水推舟道:“一路人心俱变,看来惟有投清可免了!”
听说孙可望打算降清,吴逢圣却是顾虑重重地提醒道:“若要降清,须得剃发,恐怕……”
剃发易服这件事对吴逢圣这样的文人来说,一时半会儿间多少还有些难以接受,但孙可望只是一介武夫,根本没有那么多顾虑,他当即对着身边寥寥可数的随从人员言道:“孤此番遭李定国如此羞辱,岂有忍气吞声的道理?孤今日哪怕不要头上的这点毛发,也要去向大清借兵,擒杀永历君臣,以报此仇!”
在拿定主意后,孙可望于是派遣杨惺先、郑国二人去打前站,先行一步赶往宝庆,与清廷接洽投降事宜,旋即孙可望不等清廷方面答复,便迫不及待地在三千靖州守军的护送下,匆匆前往宝庆。
孙可望一行方才离开靖州不到三日,白文选率领的追兵已然尾随而至,并向着他们包抄过来。
程万里一脸狼狈地从乱军之中冲杀出来,风尘仆仆地无孙可望面前勒马停住,高声大呼道:“敌军势大,请国主速速突围!”
在听到四周围此起彼伏“活捉孙可望”的呐喊声后,孙可望顿时如同疯了一般,赤红着双眼,恶狠狠地盯着面前的程万里,怒吼道:“你说什么?再给老子说一遍?”
程万里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话了,微微一愣神,随即继续劝说道:“国主,到处都是敌军,此时若是不走,等到包围圈完全行成,可就走不成了!”
发了一通脾气后,孙可望不禁颓然言道:“孤已成孤家寡人,地盘军队尽失,就算去投了清军,又能如何?也罢,今日这里便是孤的葬身之地!”
不久之前他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主,可这才没过多久,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惶惶如丧家之犬,这让孙可望情何以堪?
程万里见此情形不禁焦急地劝说道:“国主,何必心灰意冷!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咱们能够突围冲至宝庆,与清军联合,何愁不能东山再起?事不宜迟,还是赶紧突围吧,不然可就全都完了!”
孙可望纵使心中再多不甘,但他知道程万里所言非虚,如若不趁着现在突出重围,可就真的要坐以待毙了。念及至此,孙可望一咬牙,终于做出了决定:“也罢,全体将士,随孤杀出重围!”
程万里也连忙跟着疾声高呼道:“弟兄们,保护国主突围!”
众人于是在程万里的指挥下,将孙可望及其家眷护在中间,夺路狂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