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 洪承畴诡计迭出 十三家围攻重庆 (第2/3页)
月初,他命户部主事黄应泰潜往江西丰城一带活动,不料黄应泰却因行事不密,被清军当场擒获,此前联络的宗室朱功铉也跟着被捕,清廷于是顺藤摸瓜,将江西一带抗清义师的主要首领一网打尽,定国谋划借江西义师响应滇黔的计划随之落空。
此外,延平郡王郑成功与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煌言率师北上攻打南京的十七万水师大军,也于七月初九日在羊山突遇飓风,覆舟漂没将士八千余人,无奈退回了舟山。
形势危若累卵,为了牵制吴三桂的北路清军,减缓云南方面的压力,定国又派副将陈 良鼎前往兴山联络李来亨、郝摇旗等夔东十三家,打算让十三家出兵围攻重庆,吸引吴三桂回师救援。
陈 良鼎携永历帝及定国的密令,带着六名太监匆匆启程,很快就抵达兴山县七里坪。见天色尚早,陈 良鼎于是径直前往帅府,拜见定国的义兄,临国公李来亨。
见到李来亨,陈 良鼎开门见山地说道:“想必公爷也已经听说了,孙可望叛国降清,其对晋王恨之入骨,引鞑子三路大军来犯,我军节节败退,如今之势,诚可危矣!”
李来亨点了点头:“此事我也听说了,如此一来,晋王的处境可不妙啊!”
陈 良鼎赶忙呈上永历帝和定国的密令,向着李来亨抱拳言道:“公爷明鉴,孙逆对朝廷虚实了如指掌,如今朝廷动荡刚平,正值多事之秋,稍有不慎,社稷危矣!末将今日奉诏前来,乃是希望夔东兵马能够与朝廷遥相呼应,以解燃眉之急!”
李来亨接过密令快速看了一遍,然后将密令放至帅案之上,抬起头,不置可否地说道:“如此说来,朝廷是想让我夔东兵马勤王了?尽管我与晋王本是结义兄弟,但却不能因私废公!当年我忠贞营被迫撤离广西,十余万大军,如今只剩不到一半,此皆拜朝廷所赐!如今朝廷有难,方才想起我们,让我等勤王,天下可有这样的好事?我若是去了,又该如何面对那些死去的弟兄?退一步说,就算是我顾念兄弟之情同意出兵,可其他家首领又岂会答应?”
陈 良鼎早知李来亨会这样说,心中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等李来亨把话说完,他立刻接话道:“公爷,如今天下十分,鞑子已得八分,大明江山就仅剩下西南一隅及夔东、闽南弹丸之地,吾等皆是汉家衣冠,且与鞑子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焉能共存?若孙逆不降,吾等尚能够与其对峙于湘西一线。可现在,鞑子对我朝兵力部署了如指掌,滇黔之兵又多是孙逆旧部,不可久战。一旦朝廷兵败,清军横扫西南,必然调转兵马,直逼夔东,夔东各营又岂能长久?正所谓唇亡齿寒,若再这般各自为战,互相拆台,吾等迟早将死无葬身之地也!再说当年广西之事,过错不在朝廷,而在于那些误国之臣,如今晋王执掌大权,晋王为人如何公爷应当比末将更加清楚,又岂是过去那些腐儒可比?”
李来亨沉默了良久,方才言道:“汝所言也不无道理,只是夔东兵马何止我一家,各自互不统属,即便我肯答应出兵,也是孤掌难鸣。”
陈 良鼎大喜道:“公爷既有此想,大事成矣!请公爷今夜邀请其他各家首领前来赴宴,末将以便服出席,公爷只道我为故交,为末将引荐即可,末将今日绝口不提出兵之事,不让公爷为难!”
李来亨听后毫不犹豫地表示了同意:“这事简单,我这就派人去请各家首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