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〇九 袭船厂明军败走 弑兄长莽白登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二〇九 袭船厂明军败走 弑兄长莽白登基 (第3/3页)

持下,莽白悍然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莽达喇,并将其捆缚于竹制的舆床之上,投入江中活活淹死。

    在取代王兄自立为王以后,莽白立刻顺应民意,派遣使者前去猛卯,打算向清军解释背约的原因。

    然而由于明缅双方交战,沿途道路阻塞,待缅甸使者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抵达猛卯时,何进忠等部清军却因遇上一年一度的瘴气季节,被迫引军回师,准备等到霜降瘴气消失后,再度进兵,双方于是失之交臂。

    没过多久,缅甸发生宫廷政变的消息就被白文选安插在阿瓦城中的细作传递出来。白文选闻讯立即飞马赶往中军大营,向定国禀报道:“元帅,据可靠消息,缅甸祸起萧墙,缅王莽达喇已被其弟莽白所杀,此事对我军武力救驾,或许会有转机!”

    听到这个消息,定国亦深以为然,他当即决定派使者入城向莽白递交国书,表明自己迎驾的意图,看对方究竟作何回应。

    待使者走后,白文选又接着提议道:“元帅,以末将之见,无论缅甸新王是何态度,我军都必须双管齐下,和议与武力并举,缺一不可!咱们只有率先击破缅军防线,推近至阿瓦城下,以武力作为筹码,和议之事才能够水到渠成。”

    就在二人商议之际,却见中军匆匆进帐禀报道:“元帅,缅甸相国锡真求见!”

    听说是锡真来了,定国疑惑地望了白文选一眼,旋即开口言道:“快快有请!”

    过了片刻,就见锡真带着一名汉人通事,手捧国书步入帐中。锡真先是向着定国和白文选微微一躬,而后将国书递至定国手中,不卑不亢地说道:“晋王殿下,巩昌王殿下,在下奉缅王之命前来与贵部交涉退兵事宜。”

    听完通事的翻译,定国展开国书快速看了一遍,但见莽白在国书之上明确写了两点忠告,一是要求明军立刻退兵,待明军退去,他便将永历帝送返边关;二是如果明军继续攻打阿瓦城,他只能选择鱼死网破,砍下永历帝的首级悬挂于城门上。

    尽管定国知道莽白这是在穷途末路下拿永历帝做的赌注,可他却根本不敢冒险,本来自己就是来解救皇帝的,要是再坚持打下去,万一莽白真的对永历帝动手,大明三百年基业就将彻底断送在自己手中。除此之外,随着夏季来临,明军将士因水土不服,军中疫病横行,病死者不计其数,军队战斗力锐减,已是无力再战。

    念及至此,定国不得不答应了缅方的要求,暂时撤围而去,将大营转移至稍微荫凉些的渺赖山下暂驻,在此地休养生息,控制疫情。

    再说莽白,由于他篡位为王,迫切需要得到宗主国的承认,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而现在的永历帝虽然失魂落魄,但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大明天子。因此,待至明军撤离,莽白便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流亡朝廷驻地,索要新王登基的贺礼。然而时至今日,永历朝廷漂泊海外已经一年有余,坐吃山空,根本就拿不出像样的贺礼。莽白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永历帝颁下敕书,正式册封自己为缅甸新国王。

    对于寄人篱下的永历帝来说,正式册封莽白为缅甸新国王不过就是举手之劳,承认既成事实罢了,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永历帝却在诸臣得慷慨陈词下,以“事不正,遂不遣贺”为由,断然拒绝了莽白所请。

    如此一来,明缅双方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关系变得愈发恶化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