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9 效率为先 (第2/3页)
即便是这些东西都有成熟技术,可是合成一组宽度不小的生产线难度也是不小,不过有了方向马上研制生产线也不算太难,而且还有一个好消息是这材料要求虽高,却是比要求上还轻了不少,所以需求的数量还是不算吓死人。
那么这材料需要量是多少呢?也就是一亿吨左右,而这个数字在遮阳伞计划中的所有材料中确实是远不算最大的,如消耗的煤油、液氧每一样更多。
可这话只能反过来听,伞面材料重量不大面积大,一亿多平方公里能将中国山山水水盖十多层了,所以这材料不仅每一样原料都是万吨轮用千条论运输量,合成上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这样大的工程中国人只能再次当仁不让,因为生产线靠机械工业实力,碳纤维不是每个国家能生产的,高分子塑料也一样,纺织工人不用说中国队伍最庞大又技术最好,所以说整个遮阳伞计划就是为中国人准备的,没有中国人时间起码会多用一倍。
另外为了减轻成本、控制质量,此时遮阳伞计划与超级发动机计划都是集约化方针。集约化方针就是将生产要素尽量集中,这是在之前不容易办到的,至于原因乃是各国不可能自己不生产因便宜专买别人的。
如之前世界上之所以会有反倾销上,是有不少属不正当的打压别国工农业生产行为,但不少确实是一国的生产成本因多种原因特别便宜。
一国某些商品比较便宜原因较多,如生产成本就是其中之一。象石油各国生产成本相差就不小,只是生产成本低的储藏总量也不是尽管挖才没有国家低价抢生意,因为抢不成。
生产成本低的自然资源不大可能低价外销乃是挖完没有了,可是因为工业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人工便宜等原因的工农业产品只要有利润大多数老板肯定愿意出售,而且越多越好。
至于原因自然资源是没什么附加因素的,大多数也倾销不成的。但工农业产品不然,生产出来放着会坏的,卖高价又不如多生产,所以不大会追求高回报而追求大产量。
如此一来肯定是会对别国生产者造成冲击,因为可以大量出口另一个国家主要是消费者觉得合算,而不一定是最便宜。这样的冲击如果低于生产成本那肯定是倾销了。
不过各国为保护自己的产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只拣便宜买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起来的。保护自己乃是最正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