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2 巨大成就(二) (第3/3页)
以带了五个分部乃是利用原来洲际导弹多次试验的结果,伞面设计到目前为止最多撑开面积能达到一百平方公里。
而且连一百平方公里因之前试验的火箭推力不足,这次是第一次。另外这看样子将成为长态,再大面积的伞面展开与保持问题难度会成倍增加,短时间也不可能有较大的突破。
随着第二节顺利落地巨型火箭本身的试飞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主要是检查回收部件检查是否存在薄弱环节影响到复用指数,以及总结分析发射数据看有什么不足。
当然伞面定位、展开等在总控制指挥大厅仍然不能放松,因为这个遮阳伞计划是在全球数百个地点发射,所以各发射点(船)只管发射,追踪、控制都在总控制指挥大厅。
当然这设在海南的指挥厅也是远没有建设完工,不过整合了世界各国的航天观察站倒是不必再新建设什么,而且一整合只有空余出来,可以将这些地点的设备拿作备用。
有足够的观察站跟踪、控制这次发射的五个分部十分容易,因为此时空中还没有什么要考虑的东西,不似到了发射高峰太空中布满遮阳伞,每日发射有时高达上百枚火箭,那时候太空才热闹非凡。
不过此次控制任务也是重要,因为那是第一次完整过程,今天的发射就是今后的样板,今天伞面定位、展开顺利就看火箭生产、伞面生产、发射船制造的是否按计划完成了,至于整个遮阳伞计划的技术设计部分只剩下用发射船发射试验这一部分了。
而且遮阳伞面部分展开技术确实是困难一些,主要是可以参考的经验太少,至使有巨型计算机设计与新一代高人工智能系统帮助试验仍然不能简单成功。
好在那些洲际导弹不计成本,再有上述两种高技术支援,伞面部分虽说五百平方公里达不到,一百平方公里已经有一定的把握,此时控制中心主要是定位,指令打开伞面,以及将数据收集起来分析成败规律就成了。
这样的内情实际上此时全世界各国人民也是清楚,因为此时大家都最关心这次发射成败,所以报纸、电视、网络都有专家向公众介绍这次发射的看点。
比如看点一是升空,看点二是回收,看点三才是伞面定位与展开,而且伞面定位一直没什么问题,展开这次也没有***,问题不大,失败也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