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66 粮食危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166 粮食危机 (第3/3页)

产厂完成建设,在2034年10月终于开始满负荷布置遮阳伞了,而不再只是中国人独家在供应全部火箭了。

    这样一来遮阳伞是达到计划的日均数量,可是不少国家的传统农业会彻底消灭,连中国也只剩下西北与在北方邻国的租用土地上的一些麦类与土豆的收获了。

    好在中国人原计划每个人是二百平方米的全人工种植面积,经四年多加明年建设约能完成四分之一。这个数量虽不理想,但到明年除了中国能够完成人均二十平方米的国家也不多。

    还有中国人计划的二百平方米包括蔬菜、瓜果、饲料粮、经济作物等面积,这时有储备粮托底及有一些麦子土豆收获,建成的全人工种植面积主要是种粮食也就是过几年果类肉类少一些的苦日子,马上陷入挨饿境地倒是还不用,所以这一点中国人不担心。

    可是中国人准备充分,用自己的力量储备了巨大的食物,全人工种植也是投入大基础好,成绩也比其他各国好了一大截,却有一些国家在地里没有收获,全人工种植产出有限,储备又无力长期补充的情形下,一开始就实行配给制。

    到了第二年愈加支撑不住,有些国家开始要求国际援助。那知各国中全人工种植搞得较好的全都是工业发达国家,这时连他们也是自顾不暇,国际市场的余粮又多为这些财大气粗的国家购买了化为储备,所以这时求粮的困难不是一般大。

    这中间最吃亏就是处在北纬30-60度之间的不发达穷国,他们是被动处在第一批遮阳伞遮护范围内的,只是他们免除了太阳灾难突降的风险,却是没有做好不挨饿的准备。

    此时主要是南美洲、非洲才能正常种植,可按世界大会计划他们应该扩大农产品生产,自2033年底开始就有国家将无用的农业机械运去,2034年开始成规模运往那里以帮助他们大量开垦耕地扩大产量,可实际效果并不大。

    好在中国人早在前几年就在培养可以充当食物的藻类,虽说口味不大好,又需要大量化肥,但中国人一方面让一些不发达国家以此充当一部分食物,另外让发达国家以此作为饲料,省出一部分饲料粮或化肥支援这些国家渡过难关。

    而中国也尽量挤一挤,也拿出了一部分粮食给济这些被动进入第一批受遮阳伞保护的国家,可是就算如此因这些国家人口众多,组织力不高,新一波人口因灾而减少不可避免地到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