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8 建设基地 (第2/3页)
时刻。
当然在月球启动一个巨大的研究项目,要建造一个核聚变发电站,及将各国此前设在月球上的基地全部搬运到新基地等等任务非常之大,所以建设时间也不可能短的。
那怕此时这个项目主要是由中国人在主导,实行的是365天24小时每一分钟都不休息的工作制度,可是仅这基本建设就工程浩大与复杂。
首先即便是新一代巨型火箭虽然运力巨大,新材料让之减重不少,可是月球基地将是很庞大的,因为这里虽然有机器人代替工人,各方面的专家却不少。
每一个人在太空生活可是每日都需要消耗不少粮食与蔬菜、瓜果的,几千人的基地靠地球运输太费资源了,因而在月球建造全人工种植系统肯定是首选。
而且这样做有大量机器人干活其建设难度虽然会比地球大几倍,但也比地球上用巨型火箭几天运输一次省钱多了。从质量与风险程度看也是在月球解决绝大部分月球基本生存条件为好,因为全靠地球供应万一有点问题就麻烦了。
还有就是全人工种植技术此时基本上成熟,在具体效率上可以提高的幅度肯定是不小,但这对于运用毫无问题。因为效率问题只是影响到成本,比如冶炼一吨钢用二吨焦炭在鸦片战争之前那是了不起的成绩,质量相同价格会比较低,只要可以大量生产及全球自由销售完全能压垮所有的冶炼厂。
可是到了二十世纪末期这个成本除非进口受限,否则要么亏本卖要么关门。不过全人工种植此时并不是市场化的,在成本上虽然正在研究提高效率却是不敏感的。
另外在月球生产比较从地球送来,虽然这一点数量对缓和地球食物短缺不起作用,但两者在成本方面却是相差悬殊了。因为在月球生产与在地球生产成本大的是建筑物建造成本不一样,有了建筑物区别就不大了,而从地球向月球运输一公斤成本乃是以万美元计的。
只是在月球能够搞全人工种植也是有条件的,恰好此时人类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让这件事在月球上可以进行。这些条件首先是电力,这一条本来不成问题,可是人与设备在月球也要担心太阳一发疯将两者都伤害了。
正是如此人类这一次基地会建造在月球背面,可是月球背面就无法使用太阳能发电了。而且是在月球不管煤电水电核裂变发电都不行,只有核聚变发电才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