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报答 (第2/3页)
视着面露愧色的崔皓,桓儇微笑道:“本宫都不怕,你怕什么?你在剑南政绩如何,有目共睹。本宫既然选择了你,自然是有本宫的理由。再不济,出了事也有本宫替你扛着。”
那头崔皓闻言连忙摇头。他可不敢让大殿下抗下此事,若无大殿下一力提拔他和崔家,崔家早不知道被温家打压到何种光景。如今他们崔家和大殿下是一条船上的人,只有大殿下路走得顺畅,他们才能重回世家之列。
想到这崔皓再度向桓儇举盏致意,恭恭敬敬地道:“臣敬您和裴中书一杯。若无您慧眼相识,臣只怕还呆在大理寺。”
“这是你自己的造化,与本宫有何关系?”桓儇抿了口杯中酒,斜眄眼身旁的裴重熙,“你替本宫带句话给徐朝慧。”
“殿下请说。”
“他那篇奏疏本宫觉得很不错,已经呈于陛下。他安心待在益州,等到他年考课时,本宫希望在长安瞧见他。”
一旁的裴重熙听见她的话,原本搁在案上的手忽而落下,握在了她腕上。凤眸半敛,掩去了眸中闪过的得意。
他记得桓儇在离开益州前,曾经同徐朝慧说过,只要徐朝慧留在益州好好干下去,他日她自会调他回长安任职。
“臣会将此言转告徐刺史,请您放心。”崔皓亦对徐朝慧十分欣赏。这一年的相处,他觉得大殿下和裴中书的眼光果真是极好。别看这徐朝慧虽然年轻,但是办事靠谱妥帖,难得是爱民如子。益州有他,实乃幸事。
屋中更漏响过几轮,几人也没有停下议论。直到府中执事来禀报现在时辰,众人这才纷纷起身告辞。
念着天色已晚,裴重熙亲自送桓儇上了马车。等到崔皓要离去时,他却以另外有事吩咐,留了崔皓下来。
屋内茶水已经换过一轮,婢子进来重新更换炉中熏香后叠步退了下去。
扫了眼拘谨坐着的崔皓,裴重熙挑唇,“崔节使。”
“不知道裴中书留下官下来,所谓何事?”捧茶啜饮一口,崔皓眸中浮起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