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姬川全盘 (第2/3页)
知道邶风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邶风感慨道:“说起来,我也算是墨轩的第一位弟子了,曾经得过他不少指点。而鬼面人,也是由他和我二人,一同训练出的队伍。”
“怎么?你的意思是,天底下没有人比你更配率领鬼面人了?”
见汤城曲解了他的意思,邶风急忙辩解道:“不不不,你会错意了。我是说,对于墨轩这样一个曾经弑君的凶手而言,今生都很难再得到君主的信任了。而刺杀白帝,就是我刺入他身体里最致命的一刀。”
“什么意思?”汤城疑惑道。
邶风不紧不忙,慢吞吞的喝了杯酒,然后解释道:“白帝因为生有恶疾,常年无法顾及朝政,所以早已在西洲失了威信。这点,他自己也非常清楚。假设有一支,无论手法、战术、能力都与墨轩脱不开关系的队伍对他进行了一场刺杀,无论是否得手,你认为他的心中会怎么想?”
“自然是从此以后对他留有戒心,甚至忌惮。”汤城如实回答道。
“没错,但你所言,还是太过保守了。白帝如今所处的环境,比你想象的还要危险许多,我听闻在西洲的朝堂内外,除了以风念为首的风族,和迟迟不肯进行神官继位大典的千秋以外,再无人信服于他。如此危机四伏的环境,连自己的臣子都不敢相信的他,难道还会对墨轩这个曾经有过弑君恶行的人抱有幻想吗?”
“所以我们的借道文书,才会如此顺利……”
“没错。综上所述,无论此行的是任何一支城军,最终都会获得胜利。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不是身在西洲的墨轩,而是西洲的敌人墨轩。是不是突然觉得攻受逆转,我方的远征军,才是以逸待劳的那一方?即便我们真的没有敌过墨轩,白帝也绝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时机,他会在背后推波助澜,想法设法的置墨轩于死地。”
“所以这一切……都是你算计好的?”汤城震惊道。
“算计这个词多少有些刺耳,这是谋划。”邶风傲然的解释道。
汤城沉默了良久后,语气诚恳的发问道:“那么你觉得,大将军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邶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觉得呢?”
汤城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稳固北洲,再合中洲诸将之力,夹击吞并东洲,如此一来,可凭三洲的绝对优势,徐徐图进西洲。终,可尽得天下之势!”
邶风仍旧没有回答,而是轻笑了一声。
汤城蹙眉,疑道:“我说的不对?”
邶风摆摆手,解释道:“不是不是,从一个武将的立场来说,这个思路很对。”
“那你在笑什么?”汤城有些恼火,他觉得邶风有些羞辱自己的意思。
邶风察觉到了后者情绪的变化,不敢再绕弯子,细细的解释道:“可你有个误区,那就是仅仅把大将军当做了一个试图兼并五洲军权的人。”
汤城没有插话,而是沉默的听着邶风的解答。
“他的野心可不止这点。”邶风眯缝起眼睛,手中不断搓着酒杯,说道:“不管怎么说,大将军都是姬家人,与轩辕一脉同宗同祖,他们的想法,也自然是不谋而合的。当年轩辕黄帝试图一统五洲的意图虽然因为东君的顽强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可如今天下,可再不会出现第二个能比肩东君的阻拦者了。”
汤城被他话中的深意震撼到了,他瞪着眼睛愣了好一会,才不自觉的压低着声音问道:“你的意思是……大将军要取而代之,做五洲的新任共主?”
“意思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可如此一来的话,无论囊括多么大的土地,都不是大将军的目的所在。关键问题,还是在于民心!”
“可五洲之势已定格千百年,各洲子民只会认同自己的君主,城土易得,民心,又该如何获得呢?”
邶风指了指对面的汤城,又指了指自己,说道:“这就是我和你所存在的不同价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