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流沙 (第3/3页)
怕......”“可我怕你怕下去就看不见你的好友了。”
我不明白,又好像猜到了什么,就一直看着宇哥。黑暗中,他露出笑脸,“下面有东西哦!”
未等他说完,我就已经跳了下去。
“啊......”
在外面的时候不清楚,下来才知道,这是一条几乎垂直的通道。
相比于飞刀弓箭、翻板吊石等刚猛的暗器,沙子无疑是反盗墓被动防御中最出其不意的有效手段。 河南上蔡郭庄有座古墓,建造于春秋时代。2005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时发现,古墓上被挖开了大大小小17个洞,说明盗墓者不知光顾过多少次。
从洞里的器皿、古钱币、矿泉水瓶等遗留物考证,盗墓者来自于不同的朝代,最早的盗墓者来自战国时代,最近的来自现代。他们都对这座墓穴觊觎已久,想盗取里面的金银财宝。他们费了多少心思无从考究,唯一可以考证的是,他们都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因河南上蔡郭庄楚墓积沙层中共发现积石一千余块,最小的3公斤,最大165公斤。这些石块石质石色多样,形状不一,但边角都十分锋利,应是特意开采并经过有意拣选的具有杀伤力的石块。
在盗墓者眼里,再坚硬的古墓都不在话下,唯独这座古墓,面对散软的黄沙,他们竟束手无策。这座古墓的防盗构思实在巧妙。一般的思维都是想尽办法用岩石、夯土等坚硬的材料把墓穴建造得坚固。而这座墓穴却一反常规,弃用只有坚硬才坚固的理念,利用细沙的流动性,采用软防御的办法,而且极其成功。谁敢说它不坚固呢?为,考古工作者打开古墓之后发现,里面的藏品大都保存完好。难道这座古墓有什么特别的防盗措施吗?其实,在建造方法上与其他古墓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其他墓穴砌筑完后都是用土回填,而这座墓穴则是用沙回填的。17米深的墓穴,上面回填了11米厚的细沙,表层再填土封盖。细沙里放置了一千多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尖利石块。这就是它防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