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去证实 (第3/3页)
现,应该也不是。
何况这条小船当时为了试验,捞了一条离岸边最近的船,应该也不会是这条。
排除这两条,万宁再看向剩余的那二十七条。
在众衙差打捞水灯船时,万宁就看准了距离那条着火船位置最近的几条船被拖上岸后放置的位置,她先要检查这几条。
因为这几条船是最有可能藏余大郎。
至于其它船,只有在这几条中找不到线索,才会去那些船中寻找。
万宁深吸口气,打起精神朝那几条水灯船走去。
岑旸说话算话,当真亲自为她提着灯笼随着一起去检查。
而乔声瑞见状,也想凑上前去帮忙,可还没等他迈出腿,就被岑平叫住了。
“乔县令,请到这边来。”岑平招招手,喊乔声瑞过来帮忙问询人证。
之前万宁问了余家的大姑娘、小三郎和管家,其他仆从在做了简单的问询后一应被余姑娘带回府忙碌去了。
剩下的就是较为了解当时情形的一些路人。
因出了人命,不管是不是意外,能找到的证人还是要赶紧记下问询笔录,以作为结案时的佐证。
要是证实余大郎的死不是意外,那这工作量就会更大。今日那么多百姓聚集在此处看灯,说不准凶手就在其中。
但要一个个都问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先不说府衙人手不够,就说当时场面混乱,大多数逃上岸的百姓都被疏散离去,已不可能全部都问询到位。
剩下在做笔录的这些只是处于画舫较为里头位置,最后跑出来的百姓。
所以问询已不可能人人都做,面面俱到了。若这案是他杀案,那这将会成为一个疏漏,加大破案的难度。
故岑平打心眼里不希望此案是凶杀案。
因为刚刚衙差都帮忙去捞船了,所以问询这块就慢下了许多。有些百姓已经开始着急,岑平便拉着乔声瑞去帮忙。
岑平认为乔声瑞作为一县之长,问询技巧肯定会比一般衙差更厉害些,让他来帮忙说不定还能问出点别的来。
乔声瑞无法拒绝,只好恋恋不舍得看着万宁和岑旸走远,自己则朝相反方向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