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证据到 (第2/3页)
故而在艾氏死后,大家注意力都在余骁身上时,芰荷悄悄去了后院,换下自己身上的血衣,将它扔进了后头的枯井中。
根据跟踪她的衙差所述,她本意是想去灶间将这些衣服给烧了的,可惜那时候灶间因为要给众人准备茶点,挤满了人,她没有机会,只好退而求其次将血衣扔进了枯井中。
现在这些血衣都被衙差给捞了上来,毛县令,还请将这些血衣拿上来给芰荷和陈妈妈辨认辨认。”
话音落下,毛县令立即命衙差将血衣拿了上来。
衙差将血衣扔到芰荷面前,吓得芰荷一哆嗦。
陈妈妈则看着眼前血衣,眼珠子直打转,似乎是在想办法如何给芰荷脱罪。
而芰荷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直勾勾地看着陈妈妈发呆。
陈妈妈想了想,说道:“这血衣如何能证明是余二郎的?”
她想着里头那件染了血的青色袄裙是芰荷的,怕是赖不掉,但只要不能证明另一件染血的孝服是余二郎的,那就没法说是芰荷杀了余二郎。
在听到陈妈妈如此说时,沧岄心中不由再次怀念起现代的DNA技术。
这种情形之下,只要验验血衣上的血迹,一切就都明白了。
可惜他们目前尚未有这种技术。
她懂这种技术,却没这个仪器。不然,根本不会给陈妈妈反驳的余地。
万宁却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说道:“这事就要感谢驰郎君了,幸好他在一些孝服上做了记号。”
“记号?”陈妈妈大吃一惊,她下意识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孝服,想看看记号在哪。
万宁看了眼余驰,余驰接话道:“我第一次承办府中大事,宅中仆从又不够多,担心办不好被族中长辈诟病,于是便将在订做孝服麻衣时就请白事铺子在每件衣服的袖口翻边处绣上了名字。
比如我的衣袖翻边里头就绣有一个驰字,父亲就有一个安字,而二伯的孝服上就由一个常字。
如此也是怕事多时,弄乱了长短大小,导致手忙脚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