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21章 成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21章 成长 (第2/3页)

不亢的态度、偶尔流露出的、与年龄不符的冷静和见识,以及那双总是带着善意和好奇的明亮眼睛,慢慢吸引了一些真正优秀的同伴。

    她结识了来自哈萨克斯坦、志向成为外交官的阿依努尔,以及父亲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痴迷数学的安静男孩马克西姆。她的校园生活,开始变得丰富而充实。

    但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帮母亲哒莎打理公司业务。

    哒莎的公司名为“兄弟能源”,主要业务就是管理那两处高产油田及通往军垦城的输油管道。

    这是一个资产庞大、关系网络错综复杂的实体。哒莎并未一开始就让杨雪接触核心决策,而是让她从基础做起。

    “雪儿,先跟着安娜阿姨,她是公司的元老,也是财务总监。你需要先看懂我们的钱是怎么流动的。”

    哒莎的安排清晰而稳妥。

    安娜是一位一丝不苟、面容严肃的中年女性,对数字有着近乎苛刻的精准要求。

    她最初对这位“大小姐”的到来心存疑虑,认为这不过是富家女的一时兴起。

    杨雪没有被安娜的冷淡吓退。她每天准时出现在财务部,安静地坐在一旁,看安娜如何处理账目、审核预算、与银行对接。

    她拿出在学校啃读文学的劲头,自学会计基础、国际结算规则。她会记下所有不懂的术语,然后在午休时或下班后,礼貌地向安娜请教。

    安娜起初只是敷衍回答,但很快发现,这个女孩问题提得越来越切中要害,理解速度惊人,甚至能偶尔指出报表中一个不易察觉的数据逻辑错误。

    更难得的是,杨雪丝毫没有骄矜之气,端茶倒水、整理文件这些琐事也做得认真细致。

    一次,公司与一个欧洲设备供应商的合同支付条款出现了争议,对方以汇率波动为由要求额外补偿,言辞强硬。

    安娜正为此焦头烂额,准备妥协部分条款。

    杨雪仔细阅读了合同原文和过往邮件,轻声对安娜说:

    “安娜阿姨,我看合同附件三的补充条款里,明确约定了以付款日莫斯科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MIBOR)为基准进行汇率风险分摊,而非对方现在要求的固定汇率。是他们忽略了这一点。”

    安娜一愣,急忙翻出厚厚的合同附件,果然找到了那条因为字体较小而被忽略的条款!她惊讶地看着杨雪:

    “你怎么注意到这个的?”

    杨雪微微脸红:“我……我看东西比较慢,喜欢一条一条仔细看。”

    凭借这一发现,安娜在后续谈判中据理力争,成功维护了公司利益。

    事后,安娜第一次对杨雪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小姐,你有一双发现细节的眼睛,这在生意场上非常宝贵。”

    从此,安娜开始真心实意地教导杨雪,将她视为真正的助手而非累赘。

    随着对财务的熟悉,哒莎开始让杨雪接触更核心的业务——与管道沿线地方政府的税费协商、与军垦城那边对接输油计划的月度会议、甚至是一些与俄罗斯能源部下属机构的非正式沟通。

    这些场合远比办公室复杂。杨雪需要面对精明世故的官员、经验老道的谈判对手。

    她依然话不多,但观察力极强。她能敏锐地捕捉到对方话语中的真实意图和细微的情绪变化。

    在一次关于地方环保附加费的谈判僵局中,正是杨雪注意到对方负责人对桌上摆放的、产自军垦城的特色奶制品多看了几眼。

    会后,她悄悄让哒莎准备了几箱优质的军垦城奶制品和几瓶上好中国白酒,以“家乡特产,聊表心意”的名义送了过去。

    这份恰到好处、不显山露水的“心意”,巧妙地在正式谈判渠道之外缓和了气氛,为后续达成协议创造了良好条件。哒莎对女儿的这份悟性和细腻赞赏不已。

    然而,挑战并未停止。油田的日常运营也并非一帆风顺。

    一个寒冷的冬日,一处偏远采油区的设备因极寒天气突发故障,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