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44章 人都会老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44章 人都会老的 (第1/3页)

    与此同时,在军垦大学副校长办公室里,魏翔正在审阅一份校企合作计划。

    自从接任副校长以来,他大力推进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实际项目研发。

    电话响起,是王丽娜打来的:“老公,妈妈又来看孩子了,她带了自己做的抓饭,晚上你能早点回来吗?”

    魏翔微笑:“好的,我处理完这个文件就回去。对了,小飞最近数学成绩有提高吗?”

    “进步很大,他奶奶天天辅导他呢。”王丽娜的声音透着幸福,“说起来真是神奇,以前我和于兰姐是闺蜜,现在她成了我婆婆,还这么和睦相处。”

    “那是因为你太好了,让人没办法不喜欢。”魏翔温柔地说,“等我回去,大概一小时。”

    挂断电话,魏翔继续审阅文件。这是一份关于设立“战士创新基金”的建议书,旨在资助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他仔细阅读着细节,不时做些批注。

    作为军垦大学和军垦技校的领导者,魏翔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

    这两所学校为军垦城的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材,是城市发展的智力引擎。他最近在推动一项改革,增加技校学生进入大学深造的通道,打破学历壁垒。

    门被敲响,郑兰枝校长走了进来。虽然早已超过退休年龄,但这位教育家的精神依然矍铄。

    “魏翔,我看过你的改革方案了,很有意思。”郑兰枝坐在对面。

    “不过实施起来会有很大阻力,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让技校生直接进入大学学习。”

    “郑校长,我们在培养人才,不是制造学历。”

    魏翔坚定地说,“很多技校生的实践能力远超大学生,他们缺少的只是理论提升的机会。军垦城的企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人才。”

    郑兰枝赞许地点头:“我完全同意。这样吧,我们先搞个试点班,选拔最优秀的技校生进入大学学习,跟踪评估效果。”

    “太好了!我这就开始筹备。”魏翔兴奋地说。

    三个月后,战士集团人事调整的成效开始显现。大多数新领导人都很快适应了角色,带领各自业务板块取得新进展。唯独战士新能源的王楠楠遇到了麻烦。

    巴西建厂计划遭到了当地环保组织的强烈反对,项目被迫暂停。同时,钠离子电池研发也遇到了技术瓶颈,进度远落后于计划。

    内部会议上,几位市里委派的高层对王楠楠提出了尖锐批评。

    “我早就说过,年轻人太激进会出问题!”董事张宏宇拍着桌子,“巴西项目前期调研明显不足,现在损失已经造成,谁负责?”

    王楠楠面色苍白但依然镇定:“张董,我已经亲自飞往巴西处理此事。环保组织的反对是因为对我们技术的误解,我正在与他们沟通,同时调整厂区规划,增加环保投入。额外成本我会从营销预算中节省出来。”

    “那技术瓶颈呢?你说三年达到目标,现在看起来十年都难!”另一位元老质疑。

    “科研有不确定性,但我已经邀请了中科院专家组建联合攻关团队.”王楠楠话没说完就被打断。

    “又是烧钱的想法!你以为集团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会议桌首位的叶风终于开口:“好了,讨论问题就事论事,不要人身攻击。”

    他转向王楠楠,“王总,你的应对方案听起来合理,但我需要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包括风险评估和备用方案。三天内能提交吗?”

    “可以,叶总。”王楠楠毫不犹豫地回答。

    会议结束后,叶风单独留下王楠楠:“感觉怎么样?压力大吗?”

    王楠楠苦笑道:“实话实说,比我预想的难。但我不会放弃,请再给我一点时间。”

    叶风点点头:“我相信你的能力。记住,领导者不是不犯错,而是能够及时纠错,并从中学习。需要什么支持随时告诉我。”

    当晚,叶风回到家中,罕见地显得疲惫。亦菲体贴地帮他按摩肩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