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46章 老年旅游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46章 老年旅游团 (第2/3页)

”的“绯闻”。

    晚上回到住宿的蒙古包,大家开始集体调侃杨革勇。

    “老杨,可以啊!临走时人家大姐是不是还跟你交换哈达了?”

    “啥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啊?我看那大姐跟你挺配!”

    “以后是不是就得留在草原放羊了?你那些公司的股份要不要提前分一下?”

    杨革勇被闹了个大红脸,急得直跳脚:

    “胡扯八道!人家那是热情好客!你们这帮老不修,心思咋那么歪呢!”他越辩解,大家笑得越欢。

    最后杨革勇没办法,只好祭出“杀手锏”,拿出他带来的伊犁老窖:

    “堵不上你们的嘴!喝酒喝酒!”这场“艳遇”风波最终在欢闹的酒杯碰撞声中落下帷幕,成了旅行中一段令人捧腹的插曲。

    离开草原,旅行团一路向北,朝着传说中的“神的后花园”——喀纳斯进发。

    路途变得更加曲折,车辆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一侧是陡峭的山崖,另一侧是深涧溪流。

    森林越来越密,从最初的草原景观逐渐变为茂密的泰加林(寒温带针叶林),空气中带着沁人心脾的凉意和松香。

    他们先抵达了喀纳斯湖下游的禾木乡。这是一个图瓦人聚居的小村落,原始的木屋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河谷中,四周被白桦林和雪山环抱,宁静而祥和。

    傍晚,大家漫步在村庄里,看夕阳将木屋和树林染成温暖的金色,看牧归的牛马慢悠悠地穿过小河,恍若置身于童话世界。

    晚饭是图瓦人家传统的土火锅,围着火塘,吃着美味的羊肉和野蘑菇,听着主人用苏尔(一种草笛)吹奏悠远苍凉的乐曲,所有人的心都沉静了下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叶雨泽就把大家都叫醒了。

    “快起来,去看晨雾!禾木的晨雾是最不能错过的!”

    老人们睡眼惺忪,但都被叶雨泽难得的积极带动了。他们爬上村旁的小观景台。

    此时,山谷里弥漫着厚厚的、乳白色的雾气,禾木村在雾海中若隐若现,只有几座较高的木屋顶露出头来。天际边,晨曦逐渐照亮了雪山之巅。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缓缓升起,阳光像一把金色的利剑,穿透云雾。

    雾气开始流动、消散,下方的村庄、小河、白桦林一点点变得清晰,整个过程如同仙境褪去面纱,美得令人窒息。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只剩下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和不由自主的惊叹声。

    “太美了……”

    魏玉祥喃喃自语,“感觉一辈子能看这么一眼,值了。”

    就连最闹腾的杨革勇,也安静地看了很久,然后默默掏出烟斗,却没有点燃,只是拿在手里摩挲着。

    看完晨雾,大家三三两两地往下走。叶雨泽和杨革勇落在了最后面。

    望着远处雪山脚下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草地上嬉闹的图瓦人小孩,杨革勇忽然叹了口气:

    “真快啊,老叶。一晃眼,咱们都老了。就像这晨雾,看着那么浓,太阳一出来,说散也就散了。”

    叶雨泽点点头,深有同感:“是啊。以前总觉得时间很多,忙着干活,忙着挣钱,忙着把企业做大。回头一看,最该好好体会的日子,反倒忙忘了。”

    他顿了顿,看着身边的老兄弟,“不过,能像现在这样,跟你们一起到处看看,挺好。这雾散了,天不是更蓝,景不是更真了吗?”

    杨革勇笑了:“说得对!妈的,老了也得活出个滋味来!下一站去哪?”

    “喀纳斯湖,去看水怪!”叶雨泽也笑了。

    他们在喀纳斯湖乘船游览,碧绿的湖水清澈见底,两岸森林密布,峰峦迭嶂。虽然谁也没看到传说中的水怪,但湖光山色已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旅行的最后一站,他们去了赛里木湖。面对这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湛蓝湖泊,它的辽阔与宁静仿佛能容纳一切心事。

    夕阳下,十二位老人并肩站在湖边,背影被拉得很长。银发在湖风中微微飘动。

    这一路,他们看遍了北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