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真假立判 (第2/3页)
姨发火。
“眉姨,连曾会长都笃定此画为真,这小子就是一个臭屌丝,又怎能猜中此画是假的?”周泰康急于寻找盟友,便直接将曾涛拉下了水。
“眉姨,我们不必做无谓的争论,”曾涛和周泰康的关系不错,连忙打圆场道,“您不是说过,无论谁猜对了结果,都要说出确凿的证据吗?否则单猜对错,这场才子书画鉴定会将毫无意义,我看还是请这位小兄弟说两句吧!毕竟他才是主角!”
曾江明着是捧楚歌,实则在故意刁难,连他都看不出这幅画假在何处?一个乡下少年凭什么?
“好!我定的规矩,当然不可半途而废,小兄弟,你必须给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才算赢哦,”眉姨的语气又恢复了温柔。
“请问曾会长,画就是画,何谓真假?”楚歌不慌不忙,淡淡地问道。
“据我所知,假画有两种,一种是庸手仿冒,一种是高手仿制,“曾涛侃侃而谈道,”高手仿制同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现代大家张千就经常临摹前人风骨。但鄙人最痛恨的,是那种欺世盗名之辈,临摹幅画,落款写上历代名家的名字,到处招摇撞骗,这些败类极大扰乱了书画界的秩序,污染了画坛的风气。“
“不错,其实判定真假很简单,那就是临摹者有没有冒充原画家的名字?”楚歌道。
“难道小兄弟觉得唐寅的这幅【溪山隐逸图】是仿品?”曾涛不屑道,“还望指教一二。”
“曾会长既为鉴定大家,又笃定此画为唐寅中期的扛鼎之作,想必一定对唐寅的画风了如指掌了?”楚歌道。
“那是自然,唐寅中期,一般指的是他师从明代大家周臣之后,宗南宋画院诸家风格,这幅《溪山隐逸图》,山石学南宋李唐,用大斧劈皴,坚硬凝重,松树虬枝交柯,松叶用宋人常用的“金钱松针法”,坚挺细密,涧下流水是马远勾线划波式,线条极富弹性,且装饰味道颇浓……“一提起专业点评,曾涛便口若悬河,神色愈发倨傲。
他决不放弃此人前显圣的良机,尤其是在眉姨这样的绝色名媛面前。
“曾会长可知‘周臣代笔’一说?”楚歌忽然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