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水工楼 (第3/3页)
心里甜甜的。
就是在这天,我有了一个想法,海燕同学也挺好的呀,也看得起我,与其一个人难过,还不如和她结伴呢。
未来的两周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和她一起上自习,聊天,吃饭。
==================================================================
延伸阅读:
解读“他年葬侬知是谁?”
认识海燕的当天,我对林黛玉的忧虑:“他年葬侬知是谁?”充满了无限伤感,二十年后,我对该句有了新的感悟:
在宝玉和黛玉订婚的当天,贾府被抄,贾赦之流革职治罪,财宝赃物一并查抄,府内人丁不必追究。贾府败落后,贾环争夺财产,贾蓉勾结劫匪抢劫贾府,丫鬟们造反叛乱,人人自危。宝玉被掠走,府内人丁所剩无几,只有黛玉几人仍留在府内等待宝玉。劫匪头目发话:黛玉是他的女人,早晚归他,黛玉在绝望中悬梁自尽!!!
几年后,宝钗陪宝玉回府找林妹妹,已是白骨。两人安葬林妹妹的第二天,便住在了一起,演绎了“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的剧照。
宝玉和宝钗过了几年,便出家了。后来,宝钗追随雨村生活,这是对“玉在椟中求善嫁,钗于奁内待时飞。”的写照。(玉指林黛玉,钗指薛宝钗)
被雨村打发的门子,在战场立了战功,位居雨村之上,参奏一本,宝钗和雨村也到了尽头,真是:“痴迷的、枉送了性命;无情的,分明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