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七三章 搬迁(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七三章 搬迁(1) (第3/3页)



    华夏速度,不一样的速度。

    看到这么多的货船,于是,很多人也打起了乘坐顺风车的注意。

    “沈教授,您组织的运输船队有那么多,能不能帮我们捎带一些物资呀,毕竟都是国内来的老乡。”

    当然没有问题。

    只是,要运送些什么物资,总是要看一看的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沈光林一看,他们运输的东西竟然也不差呢,而且很多东西都是物超所值的。

    要知道,他们可没有长城集团那么财大气粗,做事也没那么大气,能省钱的地方自然就要省的。

    但是,他们很有智慧,他们干的事情真的让沈光林看了叹为观止:这伙人,只用了不多的钱,就已经要把人家一家公司半个世纪的技术资料给搬空了。

    虽然他们不懂捷克语,也不懂德语,也不懂俄语,不过没关系,这些资料先搬回去,回头再慢慢整理慢慢翻译。

    只要翻译出一项成果来,这不就是填补了一项行业空白么。

    我去!还能这么玩呢?

    这种事情他沈某人怎么能忍?

    于是,沈光林很快就又找到了哈韦尔,他不是告密的,他是求合作的。

    果然,这是另外一条不同的合作道路呢。

    如果只是要一些技术资料的话,这就很好说了。就算是核心机密的资料,他们也可以帮忙复制;那些烂大街不核心的技术资料,随便你们搬!

    在哈维尔这里,即使是重水反应堆的资料,价格也不过是100万美金而已;而二战时期肆虐前线的大炮呢?这个没啥用了,只要5万美金你拿走。

    只要有钱,在哈韦尔这里,任何一家企业的资料室都是可以打开的。

    既然这样,那还矫情什么?

    一个字,搬!

    反正出了事情有哈韦尔顶着。

    其实,对于大部分捷克人来说,很多技术资料都不算机密,甚至随便到一家企业都能拿的到。

    但是,这些人里面不包括华夏人。

    华夏被全世界联合封锁了几十年,已经落后太多了,即使在国际上不那么先进的技术,在国内依然是领先的。

    要知道,很多二战之前的设备,或者一五期间的设备大家都还在用呢。

    就这样,一些特种钢材的配方,一些切削钻头的生产工艺,不知不觉的就被转移到运输往华夏的大船上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