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9~中国佛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9~中国佛教 (第2/3页)

多了一个,那就是阁。阁是中国人对塔的一种改良或者说是变化。

    塔和阁有什么区别呢?从外形上来看,塔和阁完全一样,差的是内在,塔是实心的,而阁是空心的,塔建成以后,会在外面进行雕刻和绘画,而阁建成后,人可以通过楼梯进入内部,在四面开的窗口远望。换句话说,塔是给死人用的,而阁是给活人用的。《西游记》中,唐僧深夜扫塔,那是个明显的错误。

    “你们释家佛教人才济济,相比拿个九尾狐涂山也不是什么难事吧。”白灵槐道。

    “他毕竟是西王母的手下,释家佛教不方面出手。想我们释家佛教,自十二世纪迁入你们旱地,苟延残喘只求保留一线生机,佛陀原本希望佛光普照,可是你们玉帝先下手为强,扶植个阿弥陀佛出来,以欺骗的手段换取佛陀弟子的信任,打着释家佛教的旗号,享受着人间的烟火,我们也只能默默忍受着。”苟云宝说到此,连连叹息,好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

    对于苟云宝说的事,白灵槐多少知道一些。

    当年汉明帝梦遇金光仙人,大臣说他可能是受到了天竺的佛陀感召,汉明帝便派遣人去古印度,三年后,不止带回来两位印度僧人回到洛阳,还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著名的《四十二章经》便在其中。

    随着朝代更迭,尤其是梁武帝笃信佛教以及武则天等对佛教倍加推崇,让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甚至又超过道教的趋势。作为中国道家的第一神玉皇大帝,自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是他便导演了一出“三武灭佛”,即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

    最有意思便是唐武宗灭佛。当年唐武宗的哥哥唐文宗是想传位给和他一样信奉佛教的安王李溶,可是神策军在传旨意的时候,天庭玩了个手段,神策军只说了“迎接大”便再也说不出话来,而颖王李瀍长大高大魁梧,就迎接颖王李瀍做了继承人,也就是唐武宗,唐武宗对佛教深恶痛绝,达到了“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

    但是即便几次灭佛,依然无法阻止佛教的在中国的发展。每次灭佛以后,佛教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玉皇大帝想到了大禹治水的典故,堵不如疏,既然佛教的发展是不可避免,那么就不如为自己所用。所以在灭佛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在佛教中扶植自己的人,其中以东晋慧远大师,唐代的善导大师为先,宋代的永明延寿大师为后,宣扬“净土法门”,创立了中国佛教,主张不立文字,不求解佛经含义,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便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怕是在愚昧无知的人,只要念“阿弥陀佛”,也可以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到时候不用自己去,西方接引三圣便会来接引。

    其实这就是玉皇大帝以及天庭偷换了概念,因为佛教根本就没有接引这个事儿,只有道家才有接引,无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