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节 十二驮物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节 十二驮物资 (第2/3页)

去了。这院子暂时由烈属辛大娘和女儿小凤住着。前几天,小凤又跟着舅舅去了赤岭的二姨家,郭景山就把李运通、李言和小黄、小苏以及十二个驮子的押运员都安排在了这座吴家大院里。在这十二个驮子当中,有八驮是组建ji东纵队的经费,另外四驮是发电机、发报机和一些办公用品。李运通吩咐警卫员把驮子卸在碾房里,把骡马拴在马棚中,觉得一切都安排得挺合适。

    在柴岗子村的北面还有一个大院,是富农李守信家。这座院子没有吴金山家的那么大,院墙也没有吴金山家的那么高,墙角没有炮楼。但墙头也用秫桔垛成,防止有人越墙进院。李守信家只有东南西三面院墙,北面是将山坡切下去,像一面陡峭的崖壁,足有两房多深,没有人敢往下跳。在这个院子里,住着军区的副参谋长,准备担任ji东纵队参谋长的季庭震,还有ji东军分区的副参谋长胡光以及他们的警卫员小赵、小黄,还有军区政治部的一些干事,总共十五个人。其他的四十来个政治部干事、警卫人员、通信员分别住在二十户老百姓的家里。

    听说自己的部队来了,辛大娘连忙坐在灶坑前烧火做饭,还往炭火里埋了两个山药蛋,说是烧给李运通和李言吃。这两位副司令领着警卫员和两位译电员把院子扫得溜干浄,往水缸里挑满了水。辛大娘笑着说:“这屋里屋外让你们扫的,落个苍蝇都得劈叉。”

    火红的太阳渐渐地沉到柴岗子山的后面去了,天慢慢地黑了下来。家家的窗户上都透着一点昏黄的灯光。慢慢地,灯光灭了,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睡了,柴岗子村隐藏在了黑暗中。

    这天夜里,有两个地方在灯火通明地开着紧急会议,一处是四道沟梁前的桦树沟村,二十三军分区司令部在这里。会议已经开了好一会儿了,主要由孙林副主任汇报赤北县支队哗变的前因和经过。高鹏举司令员、黄兴政治委员、叶青副司令与李山参谋长,每个人的脸色都非常难看。高鹏举用手指敲着桌子说:“这支部队成分不纯,土匪、伪警察、伪满蒙自治军、伪辽西省讨伐军占了大多数。我本想安定一点儿后再对这支部队进行改编,没想到他们九十三军赶得这么急。”黄兴用手掌压着面前桌子上的一份材料,非常沉痛地说:“这是腾格里旗警察局长乌恩报上来的《关于赤北县支队叛变的报吿》。这份材料可以证明,孙林同志刚才的汇报是比较客观的。周文国虽说是我们的一位老同志,但思考问题偏激是他致命的弱点。抗战初期,他在主持一个区的工作时就因为偏激的工作情绪使我们葬送了一支游击队,本来以为他会汲取这个教训的,谁知道他还是这样,终于酿成大错。”叶青副司令说:“这件事儿我要负责任,当时如果我能将工作意见说得明确些,具体些,也许会避免这种结果。”

    高鹏举眉头紧皱,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端详着。突然,他转过身对李山参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