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5000字,求订阅) (第1/3页)
:沂政只是在贺廷‘玉’的临时行营里待了没多久时间。尤至、一起去了已经被北府军重新控制的行宫,和贺廷‘玉’的一番谈话,料斯政已经做出了决定,宇文化及裹挟皇帝北逃,去了突厥人那里,不管皇帝到时候能不能活着回来,大隋的气数都已经尽了,杨氏得国不过二代,文皇帝时虽然国力强盛,但是开皇之治时,百姓也只是勉强果腹,大隋如今遍布各地的官仓里的粮食可都是从百姓手里强征而来。
要是没有征辽的横征暴敛。或许那些百姓还能念着一点杨再的好,但是这几年皇帝的所为早‘毛’失去了民心支持,更不用说现在这个局面,解斯光已经可以预见到等郭孝恪对付了那些和狼一样贪婪的突厥人以后,整今天下将分崩离析,或许洛阳的于仲文和长安的卫玄还能勉强维持关中和中原一带的朝廷体面,但是河北,江南,蜀中,恐怕便是拥兵自重的诸侯林立了。
放眼天下,这个世上能和郭孝恪一争长短的人不多,走进行宫时,看到那些北府军士兵,解斯政不由把他心里看好的能够逐鹿天下的几人和郭孝恪一比,忽地发现郭孝恪虽然出身不是世家‘门’阀,可是如今他手头的实力却最强,没有一家能比得上他。
当料斯政想着心事的时候。他到了郭孝恪所在的大殿,没有想象中的亲自出迎,料斯政看着脸上表情古井不‘波’的郭孝恪,知道自己终究还是小看了这个大将军。
”解大人的来意,本帅已经知晓。那些‘乱’兵便由料大人处置。”看着解斯政。郭孝恪并没有表示太大的热忱,他是需要靠世家夺天下,但是绝不需要世家来治天下,更何况料斯政他们这些跟着杨广一起征辽的大臣,本家势力都在关中等地,如今在怀远也不过是些普通人罢了,他要是太过优涯这些人,只会适得其反。
“大将军,是想身死族灭为天下人所笑。还是成就大业为开国之主。”册斯政是个有胆魄的人,他知道郭孝恪固然需要他们这些朝中大臣,但却绝没有他先前想的那么重要,因为在这个‘乱’世里,拳头大的才是道理,当年五胡‘乱’华,多少世家‘门’阀就此灰飞烟灭,而眼前的这个男人。冷酷无情,他绝不会顾忌所谓的世家‘门’阀在地方的势,观其行事作风,凡是阻挡他的都只有死路一条。
看着做出惊人之蒋的料斯政,郭孝恪也有些惊讶,但随即他就笑了起来,南北朝以来,难怪改朝换代如走马灯一般。看看这些人就明白了。
“你们都下去。”看着毫不胆怯和自己对视的料斯政,郭孝恪朝贺廷‘玉’等人道,既然对方做出了这种姿态,他到也不妨配合一下。
大殿外,贺廷‘玉’站在冷风里,看着天空里那弯月牙,心思并不在科斯政身上,他知道这些世家‘门’阀出身的人往往把自家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杨广这个皇帝是当到头了。大隋也只剩下最后芶延残喘的时间,像册斯政和如今怀远的那些大臣会抓住任何机会,攀附将军这颗大树,所谓的世家‘门’阀在绝对的武力面前毫无用处,想想五胡‘乱’华时那些世家‘门’阀在胡人的铁蹄下是多么软弱无力就知道了。
“突厥人。”贺廷‘玉’忽地自语了一声,挡在将军面前的,只有那些突厥人了,要是北府军在和突厥人的战卓里损失惨重的话,无疑会坏了将军的大业,但是不除去突厥人,任由他们在草原发展,迟早也是心腹大患。
尸 酣正
就在贺廷‘玉’想着即将和突厥人开始的战争,殿‘门’打开了,然后他看到了眉宇间已经没有了来时那丝焦躁的料斯政,他知道这个兵部尚书,如今已是他的同僚了。很快他还会有更多的同僚,虽然他不喜欢那些人,可是他不得不承认。不管是将军,还是北府军,都需要那些人。
料斯政很满意自己的选择,至少郭孝恪对他很坦诚,世家‘门’阀的没落是大势所趋,即使没有世家‘门’阀之助,郭孝恪依然能够逐鹿天下,成为最后的赢家,因为他可以夺取寒‘门’士人和小姓地主的支持。
解斯政随贺廷‘玉’回到了那些‘乱’兵俘虏被关押的地方。在亲手杀了数人泄愤之后,解斯政方才去见了那些等他消息等得心急的同僚和朝中还算有些‘交’情的人。
郭孝恪给料斯政的条件很简单,说服朝中的大臣到向他,为他招揽真正能用的人,而作为回报,解家依然会是日后新朝的世家,虽然不会再像过去那般,而是有所限制,但是反而让料斯政心安,因为这让他觉得弃孝恪不会过河拆桥。
几乎没有费任何力气,解斯政就做到了。经过宇文化及的飞扬跋扈和无所忌 阵之后,怀远的大臣们都很清楚自己如果拒绝会是什么下场,尤其是‘乱’兵之祸犹在眼前,他们明智地做出了倒向郭孝恪的选择,给杨广当臣子是当,给郭孝恪当也是一样。
灯火透明的房间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