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5000字,求订阅) (第2/3页)
汪公公躺在‘床’榻上。看着面前一脸温“二消丹忌,政年接讨了那道明皇北绢的诏书,他认得这些当初宇文化及‘逼’皇帝写了这道封王的诏书,是打算用来拉拢大将军,可是宇文化及做梦也没想到这道诏书却给了大将军天大的便宜。
看着诏书上面的汉王,汪公公着向了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放心,杂家知道该怎么做。”汪公公是个聪明人,所以他活到了现在。
“一切就有劳汪公公了。”长孙无忌笑着站了起来,这个老太监是个少有的明白人。知进退得很。这样一来,将军的大业又近了一步,而他也离自己的目标也更近了一步。
“来人,好生服‘侍’公公长孙无忌轻喝道。唤进了外面的堤骑士兵然后退出了房间。
长孙无忌走出房间以后。看到了一直站在‘阴’影里的魏征,事到如今一切都不用在瞒着魏征了,不过有些场面话还是要说的,“玄成兄,汪公公一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将军不是故意瞒着玄成兄的
看着还在对自己耍着心计的长孙无忌,魏征即便一向喜怒不形于‘色’,此时心中也不由有些动怒。长孙无忌到现在还想着挑拨他和将军之间的关系,难道他以为就靠他那些‘阴’谋诡计,能够做那宰辅之位,不过心中虽然有些怒意。但魏征仍旧是客套的回了一番话,然后问了汪公公的事情以后便径自离开了。
“魏征,你果然是个难缠的对手。”看着魏征离去的背影,想到魏征刚才始终平静的样子,长孙无忌不由自语道,接着也离开了,明天还有一出大戏要唱,他可要养足‘精’神,好好观看。
第二日,在自家宅子一宿未合眼的大臣们天一亮,就仿佛商量好似的,一起出了‘门’,往行宫的方向而去,料斯政自然在其中。
进了守备森严的行宫,‘妇’只了北府军的军容之后,那些大臣们心中都是暗叹郭孝恪手握此等强兵,难怪可以如此迅速攻下怀远,不把突厥人的大军放在眼里。
大殿里。大臣们按照平时的朝班站好了位置,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帝被宇文化及这一裹挟而走,怕是没有机会再活着回来了,不少人偷偷看了眼那把龙椅,心中想着郭孝恪这个大将军会不会像宇文化及一样。
%, 万
郭孝恪并没有让那些大臣等太久,他现在还是大隋的臣子,更何况他并不是宇文化及,在长孙无忌和魏征的随‘侍’下,他走进了大殿。
“见过大将军。”似是有默契一般郭孝恪走进大殿的时候。那些大臣都是齐声道,那架势倒像是皇帝行朝礼一般。
郭孝恪回了一礼,然后便直接道。“各位大人,如今皇上被逆贼宇文化及所挟,突厥人大军犯边,还需要各位大人拿个章程出来。”
看着郭孝恪如此客气的说话。不过没有一个人当真,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客套话,谁要是当真了,那和自寻死路没什么两样。
“如今突厥人大兵压境,除了大将军,还有谁能破贼,依我之见,事急从权,大将军当领天下兵马大元帅,调集各地兵马粮草防御突厥人。”册斯政第一个跳了出来说道,他一开口起了个头,大臣们一个个都是附和了起来。能站在这里的哪个会是糊涂人,便是傻子也看得出解斯政这个兵部尚书已经是大将军的人。
看着殿中的一片附和之声,郭孝恪却是沉声道,“天下兵马大元帅,过去只有越王和卫王曾领此职,本帅怎可偕越。”大隋开国以来,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只有三人,除了他所说的越王杨素和卫王杨爽,便是杨广这个皇帝还是晋王时平南陈时曾经当过,不过郭孝恪自不会拿杨广出来说事。
“大将军。这是皇上被逆贼宇文化及掳走前所写的诏书。”就在大臣们劝郭孝恪事急从权时,殿外忽然响起了汪公公尖利的嗓音,这时大臣们都是看向了额头上白布下仍旧渗着血的汪公公,心里都是一愣。
谁都知道汪公公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只是不知道此时汪公公手中捧着的那道诏书里到底是什么内容,一个个都面面相觑,便是料斯政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汪公公进来后,便将长孙无忌教他的一番话,声泪俱下地说了出来,竟是没有一个人怀疑他已被收买,以为他侥幸逃过大劫,带出了皇帝的诏书。
“这道诏书,还请各位大人验过真伪。”郭孝恪自然是第一个看过诏书,然后才给了料斯政等一众大臣,脸上的表情却是淡定得很。
斟斯政一接过诏书,看到上面的内容。顿时便傻了眼,他边上的其他几个大臣也是一样,好像是活见鬼一样,封王诏书,还是异姓王,几个人第一反应就是这道诏书是假的,但是上面的笔迹地的确确是皇帝的手笔。
杨广向来以文才自傲,他所作的书画。亦是常让大臣品鉴,如今大殿里的大臣们对于杨广的笔迹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