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章 朝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章 朝堂 (第1/3页)

    当鸿胪寺官宣示上殿后,群臣鱼贯而入。朝觐大礼一毕,张信就急不可耐地想走出朝班。但朱元璋却首先开了口,言道各位爱卿的奏折,皇太孙已经览阅批复,未决之疏已由朕御览。现决定如下:

    黄河水患要严防决口,务须加固堤防;汉、沔流寇又有抬头之势,着李景隆密切注视贼寇动态,准备讨伐荡平……。

    置行太仆寺于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考虑西北边卫所畜马甚蕃息而禁防疏阔,乃设行太仆寺以掌其政,山西、北平、陕西每寺设少卿一人、丞三人,甘肃、辽东每寺设少卿、丞各一人,择致仕指挥、千百户为之,每寺设首领官一人、吏三人……。

    凉州等卫十有一屯,军三万三千五百余人,屯田万六千三百余顷。凉州、西宁、永昌、肃州、庄浪连年丰收,以十之二输官,八分给与士卒。因为甘州、山丹等六卫地寒,四月雪消,方可耕种,比苗始秀而霜已降,军伍们以缺食为病,请以凉州等卫输官粮储济其不足。特准其所奏……。

    朱元璋在帝位上说的开心,群臣面面相觑,但是不敢多言,因为这其中大部分奏疏已经被皇太孙以监国之名批复发还执行了,难道太孙殿下没有给陛下说及,却只见朱允炆恬静的坐在左侧下首,眼观鼻、鼻观心,脸上竟然带着一丝微笑,有脑子转得快的,已经想到,皇帝毕竟年岁已高,显然有些啰嗦恋权,可是谁有敢说些什么,只好在那里听着。

    慢慢的,朱元璋的话速缓了下来,可能也感到了群臣的气氛,但是已经说及东宫詹事府右春坊司谏袁实建言三事:

    其一,往年府、州、县三学同于岁贡生员,所以经学不明、未知文理者日众,宜改天下生员定额,府学四十名,州学三十名,县学二十名,府学一年一贡,州学二年一贡,县学三年一贡,其充贡虽少而储材实多,以蓄其材。其二鸡鸣山下国子监,首建彝伦堂,次建六堂,至于厢厨、馔舍、室房,罔不周备,而自国子监至珍珠桥,狭隘污秽,乞命工部相度开道,便其往来。其三,将军侍卫人等,皆出于农亩,知节义者少,乞命史官摘取历朝忠臣烈士事迹,编类成书,命官讲解,使其知忠君报国之义、事上死长之节……。

    当听到皇上讲到了东宫詹事府的奏疏,因涉及生员、官学,不由不想起了上个月的科举风波,众人的心都紧张起来,下首站着早已攥拳忍耐很久的张信终于按捺不住,一反多年来稳健沉着的常态,疾步走出朝班趋步御前,奏道:“启奏皇上,臣翰林院侍读学士张信……”

    朱元璋仿佛已经忘记了他之前的吩咐,有些不耐似得打断张信,反问道:“张侍读,你有什么奏报,可有奏本呈上来?”

    张信伏地奏道:“圣上容禀,臣遵旨复审落榜试卷,已经完毕。”

    朱元璋眼睛一亮,看了在一侧的朱允炆一眼,问:“从中甄选出多少北方士子?”

    “落榜试卷虽多,臣等仔细评阅,确无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