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一章 整肃京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一章 整肃京畿 (第3/3页)

生七十古来稀,自己还能依仗多久呢?

    这是朱允坟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所以由京畿开始,由军队开始,整肃之事必须马上开始,其中也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趁着老朱的余威尚在,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奉天殿上,群臣们那里知道上面端坐的皇太孙有此想法,心里都在揣测着皇太孙的意思,看着那震怒的模样,不过都认为五军都督府的人要倒霉了。

    果其不然,稍后,朱允坟让太监传下诏书,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之外,成立军部。

    军部不但涵盖前军、后军、左军、右军和中军等五军都督府的名位,更是增加了水军和军校两全部司,即军都有七司,分别为前军司、后军司、左军司、右军司、中军司、水军司和军校司。

    但是表明军部只是基本上相当于宋时的枢密院作用,但并无实权。只做参谋使用,但是朱允坟诏书里话锋一转,各司设正使一人,副使两人。各司正使除水军司由朱允烦置顶方明谦担任、军校司由冯胜担任外,其余五司在暂时人员短缺的情况下,朝廷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暂时抽取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担任正使,稍后酌情调任。

    原有五军都督府的事务,暂时交与右都督接管,右都督不在任上的,交与全事接管,而后,五军都督府互相现任主事互相调换,由中军都督府接替前军都督府的事务,以此类推,达到互相换防,并责令在三个月内熟悉本部情况,做出书面的一个,奏疏,如有违背,罚俸半年,再延长一个月,再违背,则降级使用,一年后,依旧不靖者,削职为民,用不启用。同时升五军断事官为正四品,总治五军刑狱。分为五司,每司设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五人,均为正六品,各理其军之刑狱。

    群臣一片大哗,但是反对者却不太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次皇太孙整肃的是兵事,也就是武臣的事情,现在武臣方面,只要是傅友德和冯胜还有耿炳文不出声,就算是五军都督府的各个。都督,恶论是从辈分上,还是从资历上,都要远远逊色很多。

    唯一能和老将军有说话权的武定侯郭英,却是仍然赋闲在家,皇太孙并未有启用的意思,不过就算是郭英现在大殿,面对冯胜和傅友德也没有争论的余地。

    此次调动,徐增寿首先出来表示了反对,说按照皇太孙这样做法,大明可能是真的并不知将、将不知兵了。想让皇太孙请出皇上的诏书,他们方可行事,在徐增寿的暗示下,其兄右军都督金事徐膺绪、前军都督全事,也是驸马都尉谢达都站出来表示附议。

    朱允坟并未理睬,只是冷然让掌印太监拿出了兵符和印鱼,这些人才无话可说。按照如此看来,皇上早就将兵符交与了皇太孙,只好一脸悻然不甘,却不在说话。

    徐辉祖看到几个人偃旗而归,这才放下心来,本来这个主意就是他在去年为父亲扫墓时向皇太孙献的计策,这样一来,诸军都督府职权互相调配,那么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动作,皇太孙趁机可收复军心。

    不过皇太孙做的更走到位一点,竟然将五军左都督全部调入军部。那么以来,主管的位置架空,副手有了上位的机会,还不拼命的做出一点业绩,那才是傻呢。

    同时,朱允坟又下达了掉山东布政使铁锁进京,在兵部担任右侍郎,总司五城兵马指挥司之责,这样以来,兵都有齐泰、铁销担任左右侍郎,军都有冯胜压住阵脚,五军都督府再都是一些新官上任,京畿的局势暂时控制了下来,其实做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毕竟老朱还健在,不好动他原有的军制,只是在其中上了一道枷锁,其中还有一个深层的意思,就是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赶快跳出来,若是不跳,就湮没了他。尽量保证京师官员的纯洁性。大家支持,谢谢!!!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