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九章 诸臣心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九章 诸臣心思 (第1/3页)

    水林不能不病。也不能不疯。因为后面的事情是他无法的。

    李芳果留于御书房问对。未几,解诸和张信又奉召入宫,这一切都是瞒不住人的,朱林虽然形同幽禁,但还是知道些消息,更也许是朱定波想让其知道。

    本来也没有什么,问对中说些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是第二天,《大明周报》就刊了新的一期,上面十分详细的说明了朝鲜最近生了什么事情,先从消息的正面上说:“李芳硕、郑道传谋反。图谋杀害王子”最后李芳远被迫自卫,杀死李芳硕、郑道传,中间误杀另外一个弟弟李芳蕃。

    在最后,却是笔锋一带。将李芳果说成是朝鲜世子,乔装打扮,无奈辗转之下,来大明寻求庇估。同时,罗列了权知朝鲜国事李旦李成桂如何的忠于大明,而其长子镇安夫君李芳雨因兵变全家殉难,没有子嗣可以继承李氏家业。按照这个常理,应该由其第二个儿子李芳果继承,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暗指李芳远逆天叛道,想要越过几个哥哥直接继承王位,甚至不惜杀死父亲的妃子,将父亲囚禁起来。

    因为文章最后,用很大的篇幅详细的说明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就是说,权知朝鲜国事李旦的长子全家殉难,那么同是神懿王后所生的李芳果就应该是嫡长子。是李氏的合法继承人,可是作为朝鲜实际继承者,为什么会来到大明京师?而且是偷偷的,。

    没有明言,却是引起了士子们的广泛猜测。李芳远枉顾君上,乱父子纲常的事情,在士子的诸多猜测中,又变成多种版本。

    其一说那朝鲜李旦为什么会立两个皇后,看先皇,自从皇后毙后,再也未立皇后,痴情是一个版本,但是为了大明万世江山着想,就是要保持正统又是一个版本。当然,这些话有拍皇帝马屁之嫌。

    其二说,那李芳果是被李芳远一路追杀,跌跌撞撞、十分狼狈的跑到大明京师请求庇护,现在朝鲜那边,李芳远其实已经将父王、兄弟全部诛杀殆尽。而且已经派遣刺客,一路追杀而来,就等着杀死李芳果之后,然后顺理成章的继承宗主之位。

    其三说,那些刺客个个乔装成名伶或者相公,在秦淮两岸风月场所驻足。各位文人雅士再去风流快活,可都要小心言辞、举止了。把高丽人说成吃人不吐骨头的生番,一句不合就刀兵相向,为了大家的安全,还是要请皇上下旨,彻查京师内外,以防蛮夷凶名”

    其四,就是在朱允烦授意下,虽然暗中流传,但也是最多的说法,言道,李芳远此次行事,有人看到被燕王甚为器重的道衍和尚出入左右,而且在幕后操纵事态展,每个人都说的活灵活现,仿佛他就是道衍和尚一般。

    其五说

    不用多说,反正各种版本接踵而至,众说纷纭,而《大明周报》仿佛被鼓足了劲一般,几乎天天刊各地士子来的策论,专门针对朝鲜藩属之事展开了讨论。相对之下,作为皇帝出的各种诏令,也被浮灭在其中,没有引起丝毫的动荡和反对之声。

    朱允烦暗暗的坐在御书房得意,高丽棒子都是活雷锋啊,出现此事,不但把燕王逼的继续走自己历史的老路装疯,而且加重了百姓对那高丽十三个男宠的注意和排斥,更重要的一条,就是利用此次大辩论,转移了天下人的视线,使自己布的政令得以顺利进行。

    在此期间,朱允坟6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主要内容有:省刑减狱;均江淅田赋;调整政府官僚机构。

    其中极为重要的有两项:先,更定内外官制。把尚书的品佚由正二品提高到正一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朝廷最高权力机构的畸形特征及内部的不平衡现象。因为文官在朱元璋玄意的压制下,五军都督府都督都是正一品的官衔。而文官系统中代表实职的尚书,不过是正二品。这种不均衡终于被朱允坟打破。

    其次,省并州县,革除冗官冗员;朱允烦命吏部议裁汰冗员,省并州县。其中,裁汰都察院司狱四人,革建昌府吁江递运所,南城县蓝田巡检司。又革凤阳、开封、怀庆、平阳等府属递运所,共数十处。革左右布政司只剩一员,革五军都督府断事官,革蹙册大昌县,革各府照磨所、检校、司狱,省广州府连山县,以其地入连州等。

    各方面前在民众声讨朝鲜国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几乎没有反对之声,中间,听说叔王病重。身为皇帝的朱允坟又亲自往府中探视,《大明周报》立即用大篇幅的文章对此事进行了渲染。

    去时,正巧朱林正在作,十月的南京城,虽然秋至,但是天气仍旧酷热,朱允愤看到朱林浑身裹紧了被子,正在围着炭火瑟瑟而动,汗水却是混着飘在脸上的灰烬流下,而朱林自己却是一副无知的模样,死,死的盯着火炉,仿佛怕被人抢跑一般。

    朱允烦连着问候几句。都不见回答。自顾在那里喃喃自语。一点也没有担一,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