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湘港黑帮 (第2/3页)
手机给向香港道上的人打听到了霸王李泰龙的手机号码拨打了过去……
陈锋见何云云没有跟来,也没有派人跟踪,总算是放下了心来。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停车的地方,坐上了宝马车,让罗强用最快的速度开回去。
坐在车上,陈锋不由想到刚才遭遇香港黑帮的情形。虽说香港的治安还算是好的,但毫无疑问黑社会势力猖獗也是客观存在的。
香港的黑社会组织通常称作“三合会”。1842年,英国占领香港之后,中国内地的洪门便把“分号”开到了香港,洪门因业务越做越大,对外宣称“天时地利人和”,“三合会”的名字就源于此。只是,到了香港的“洪门分号”在商品社会里生存了一段时间后,渐渐地“趋利逐义”,把老前辈们“反清复明”的宗旨忘了个精光。
当时的香港,除了“洪门分号”这一专业化的帮会组织外,各行各业的工人也纷纷成立帮会以自保——反正成立帮会又不像成立公司那样需要最低注册资金。各帮会之间为争夺地盘、客户,经常发生打斗和火并。
1909年端午节,一个绰号“黑骨仁”的“勇义堂”成员发起倡议:大家今后要热爱和平,有了纠纷,要先坐下来谈判,谈不成再打,不能像以前那样不分场合地打,免得惊动官府。倡议得到各帮会堂口的认可。念过几天书,见过一些世面的“黑骨仁”还提议在各堂口名字前一律加个“和”字,表示“万事和为贵”。众人举手通过。就这样,香港黑社会的一个重要组织“和记”诞生了。
此后的二三十年,香港黑社会发展迅速,甚至警方破案时,“不问苍生问鬼神”,首先做的不是走访取证,而是拜访黑社会,请他们协助破案。
上世纪40年代,香港黑社会家族又添了两个新成员——新义安和14K。新义安原是潮州帮的一支,后分裂出来。1921年,曾是国民党少将的向前用“义安工商总会”的名义向香港政府注册,1947年注册被取消后,改为新义安至今。
14K更是与国民党关系密切。它是1949年国民党军统局长毛人凤密派特务在广州建立的,以便为“国军”以后“卷土重来”打基础。因为创办地是在广州市宝花路14号,又因当时市面上的金饰以“14K”最硬,所以取名为“14K”,意在显示自己的“强硬”。
从特务组织脱胎出来的“14K”确实够强硬,比起那些鸡鸣狗盗的黑社会来,“14K”显得训练有素,业务开展起来也是游刃有余,尽现其专业本色。
进入90年代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较80年代初期有了显著的变化,而香港黑社会与这些变化相应,也表现出日益明显的新的发展趋势,这可从分析见诸各报的新闻报道后推测出来。据熟知黑社会内情的人士透露:据粗略保守估计,目前在香港,正式的黑社会成员约20万人,非正式的黑社会成员,更达到约40万人。该人士透露,所谓正式的黑社会成员,是办了正式入会手续的人;非正式的黑社会成员,是未办正式入会手续,但自认是黑社会成员,或挂“黑社会招牌”的人。黑社会在香港有近百年历史,97年之后,黑帮在港势力更见膨胀,原因不外乎经济环境差,黑帮为求多赚一分钱,便四处招揽兵马,在各处地点经营黄、赌、毒,并且招揽学生会员替他们贩运毒品。
目前,在本港存在的黑帮分别有,新义安、14K、和胜和、福义兴、联英社等,其中以新义安、14K及和胜和的势力最大。在 1997年后,由于同样法律及制度将维持50年不变,相信黑社会亦会继续存在。
在众多黑社会组织中,“新义安”是公认最庞大、最活跃的组织。“新义安”在1949年被指为非法组织,重要成员被递解到台湾又返港重组帮会,由“义安工商总会”易名为“新义安”而发展起来的。“新义安”历来重视帮规,尤为注重入会或升职的仪式,凡会员入会或升职,必要有保家作担保,经具体仪式后才能确定身份,因此这个组织较其他帮会较为严密。目前该会实行不同层次的人物管理,帮会内有“一王四虎十杰”的组织结构,“王”者即总龙头大佬,“四虎”是四个打理帮会内主要事务的人物,“十杰”则分别管理十个分区,每个分区内再划分若干“管理职位”,例如白纸扇(师爷)、双花红棍(打手)等,以前还有草鞋(联络人)一职,现因通迅设备先进,此职已废。
“新义安”的会员人数,各报的统计数字不尽相同。据1991年9月18日《文汇报》的题目为“本港最大黑帮新义安”的文章称?约有3万会员,而1991年10月30日《南华早报》,一位警方的黑社会专家指出目前“新义安”的会员有47311人,这表明已比1987年统计的35000人增加了35%。
抿熟悉该帮会的人士指出,“新义安”有“职员”1300人,职员各有编号,由1号至699号,由于人多在编号前冠以新字、义字或安字等三系,而现时三系的编号已饱和,可见其膨胀程度之高。“新义安”自行将境内划分十大区,其中势力最大是油尖区,另外屯门、大埔、红磡、观塘等区,新义安的势力亦不少。新义安的活动范围很广,由开赌、包娼、恐吓勒索以至在香港和国外贩毒等都在其经营范围之内。有消息称,该帮会己策划染指新机场建筑期内“有利可图”的活动。
新义安又叫潮州帮,源自1866年在万安成立的潮州鹤佬帮。1919年万安帮分裂,义安帮另开山堂,并于1921年用“义安工商总会”名义向香港政府华民政务司署注册,1947年注册被取消后,改为新义安至今。 新义安组织严密,等级严格,只尊一个“龙头大哥”,下分各区,各设一龙头,其下分支设“坐馆”和“渣数”,一级管一级。1953年,新义安大龙头‘向前‘因涉嫌政治问题被解出香港,该帮一度涣散,又成立起敬义、义群、大好彩等分支。后经新龙头力撮,发展到80年代,组织结构相当完善,设有4虎10杰,并在各主要地区设有“坐馆”等。
据警方审查分析,原次于14K的新义安,80年代时势力已发展到与其争雄地步,成员已发展到8至10万会员,超过14K而执黑社会之牛耳。在香港至少7000多间售卖不同国籍菜式食肆、娱乐场所乃至1050余辆小巴及香港现有的各间大型巴士公司中,均有新义安会员插手;由80年代至今的经济腾飞旺盛时期,每年从这里榨取不义之才至少1亿港元。活动地盘主要在:九龙区的尖沙咀、油麻地、九龙城、观塘及旺角一带,新界区的屯门、元朗、葵涌、大埔、粉岭,离岛的长州,以及港岛的一些建筑地盘。
新义安组织森严,只奉向氏家族为龙头,下设“五虎”、“十杰”,并在各地区设一位话事坐馆。新义安在香港的活动区域主要有港岛、九龙、新界及离岛,犯罪手法有勒索、收保护费、贩毒、高利贷、开设色情场所、非法开赌、走私等。同时也经营企业,例如电影制作公司、金融投资公司和酒楼等。所有成员都设有编码。
新义安组织严密,等级严格。本身“龙头”为最大,其次为“揸数”(掌管社团账目)。下分各区,各设一龙头,其下分支设“坐馆”和“揸数”,一级管一级,又称“区头制”。龙头于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会在港岛某山庄召开高层会议。
另有资料显示新义安根据地为九龙城及茶果岭区,屯门区更是培育新血的“摇篮”。由于社团骨干为潮汕人士,龙头职位又属向氏世袭,加上是本港第一个将会员资料电脑化和将社团企业化的帮会,故内部凝聚力一向较强。有传香港7000多间食肆、娱乐场所乃至1050余辆小巴中,均有新义安会员插手,每年收入至少一亿港元,财政亦较为稳健。
可是,号称本港第一大帮的“新义安”,却在香港主权移交后行事转趋低调;江湖上传言,回归前“新义安”头目曾被中国领导人用“晓以大义”的方式予以招安。会员人数达20万的社团,不少会员退下火线,其余人马亦有不少北上发展,“新义安”的江湖地位亦因而受到多方挑战。
而在另一方面,“新义安”上层人物亦有从事正行生意,以成员合股的方式,投资开放娱乐场所、夜总会、游戏机中心、酒楼等娱乐及饮食行业,以此掩盖巨额非法收入。最为可笑者,就是“新义安”的正行生意也时常被其他帮派恐吓勒索,其支持人也每每报警求助,摆出一副善良受害者形象,其实只是掩耳盗铃而已。而其中最代表性当然是现任新义安的龙头大哥向氏兄弟之一的向华强了。他是香港电影出品人、监制、演员、中国星集团主席,对于不太了解香港电影的人来说,知道向华强这个名字的人可能会很少。但是看过周润发的《赌神》的人可能都不会忘记电影中那个不苟言笑,尽职尽力的发哥的好兄弟——龙五,这个扮演龙五的人就是向华强,他是香港娱乐业大亨,永盛、中国星、一百年电影公司的老板,香港黑帮组织“新义安”的龙头家族成员,其父为向前。80年代,身高1.78米的向华强和弟弟向华胜创办“永盛”电影公司,拍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