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洛阳,我来了 (第1/3页)
到得朝歌,众人总算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赶在天快黑前进城了。又寻得典韦所言的广源客栈住了进去。众人歇息下来不久,典韦与典母二人也到了。刘备三人忙迎了出去。
原来典韦马快,半途遇到城内车马行给自己送马车的人。便付了货款,独自接了母亲,往朝歌而来。
刘备等人上来与典母见礼毕,便相请入为典氏母子所订之房内,与典母说了一会,见得典母精神不佳,便退了出来。
刘备自退出典母房间之后,正欲回自己房间,典韦却是追了出来,言典母让自己护送刘备至洛阳。
刘备道:“如此,伯母如何是好?”典韦道:“母亲有言,既然我拜得主公为主,便要事人以忠,万事以主公为重。母亲称自可雇人送她返家。不必为她误了主公往洛阳的时辰。”
刘备心中暗赞典母识大体。只是这样却是不妥,典母大病未愈,如何放心把她一妇道人家独自抛弃在朝歌,这却不是为人主之道。当下沉吟半晌道:“典兄,如此却是大为不妥,伯母体弱,还须有人照顾。典兄不如在朝歌住下,待得伯母病愈之后,再护送伯母还家。到时还可在家陪伴伯父伯母些时日。而后再来洛阳寻我即可。此处已是河内,河内到河南地,人烟稠密,一马平川,料想无事。我等今日休息一晚,明日下午再动身。到时,我问得卢府地址,便来告之于典兄。可好?”
典韦原本就担心母亲,听得刘备如此细心,心中自然欢喜,便道:“如此典韦便多谢主公了。主公,上下尊卑有别,典兄之言,以后却是千万勿再提及,称呼典韦之字子柔便是!”
刘备其实听得典韦一口一声主公十分不习惯,他来自后世,平等自由的思想早已深入骨髓。是以虽然典韦认他为主,他也是一口一个典兄,潜意识里只当典韦是替自己打工的,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掌控着面前这个大汉的生死。早先在涿县时便是如此,虽然脑海里的儒家经义让他明白自己与周禹等人称兄道弟实在是不妥,却仍然与周禹一干游侠打得火热。只是他却不知道,正是他这种平等思想的自然流露,让周禹等既自卑又自傲的人真正心服于他,认他为主。当时兄弟会初建时,周禹等人便欲称刘备主公,只是刘备思想虽然成年,但身躯却仍是一介少年。听来别扭无比,便命他们称呼自己为统领,这个似官职般的称呼却是比主公听起来要顺耳得多。现在听得典韦这五大三粗的汉子,三国年间一等一的猛将,称呼自己主公,虽然听得不惯,甚为怪异,心中却也是很有些得意。
刘备听得典韦之言,便道:“好吧!以后称呼你子,子柔便是!”说完却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典韦一脸愕然,道:“主公,因何发笑?可是典韦有甚不妥之处?”刘备连连摇头,心中只是暗笑,这么一个腰大膀圆的大汉,居然取字为子柔,还不如叫恶来能震慑旁人呢。便挥挥手,让典韦退下,自己独自回房去了。
刘备却是不知,典韦自幼力大,及得长成,又只喜舞枪弄棒,便四处拜得名师,习得一身本领。而后,府上往来俱是三山五岳奇人异士,五湖四海游侠豪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典韦与这些人往来得多,性格也自然是受这些人影响沾染得一身草莽气息。平日里大大咧咧不说,还好行侠斗气,一言不合拨刀相向的情况也是常有发生。又是直爽之人无甚心机。典母典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得这么一个儿子。若是出事了,只怕是心疼死。典韦冠礼时,便替他取字为子柔。只愿他性格柔和点,做事能谨慎,别那么粗糙,能够以柔克刚方好。
第二日下午,刘备等人歇息得一天一夜,体力已经是恢复得七七八八。便准备出发。典韦相送至城门外十里处方还。刘备已经告之典韦,到得洛阳城后,便来上东门内步广里来寻卢府便是。典韦应允,众人洒泪而别。
那典母闻得刘备恩师乃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