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救美(上) (第2/3页)
么,子柔,想和我拼拼么?”
典韦一张脸马上变色,连忙摇头。自跟随刘备以来,除了刘备的文才义气,又有一样让典韦心服口服,便是刘备的酒量。向来牛皮哄哄自诩酒量过人的典韦在与刘备喝过几次酒后,便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酒量在陈留算得上数一数二。怎么在这小主公面前,却是如同小巫见大巫了呢?典韦忙道:“公子,典韦哪敢与您比,典韦自认远远不如公子,甘拜下风啊!”心中虽然郁闷,却想到自己一身武艺,却是刘备远远不及的,不由又有些得意起来。
刘备微微一笑,便道:“好罢,今日依你,你我便上那酒楼歇歇罢!”典韦大喜,便当先往那酒楼行去。
这一歇,便又是好久。典韦又是喝得满脸通红。如蒸熟了的大闸蟹一般。刘备见典韦喝得差不多,便道“走罢!”说完扔下酒钱,往楼下行去。
刘备今日出来,其实也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想及自己自来洛阳数月,出来闲逛的次数少得可怜。多是待在城外明经堂中苦读经书。卢植的考试,可是很严厉的。除了考经书的基本内容,出处之外。还要考学生对经书自己的见解。这儒家经义,被数代大贤解释得差不多了,更不说马融郑玄和卢植这三位大儒了。那些学子又有什么好新意?只是拾些前人牙慧,再渗入点自己的东西,才得以过关。绕是如此,众学子也是叫苦连天。其实卢植也知道自己对众弟子要求过高。只是他平日事务繁忙,无太多时间来教学,若不是施以重压,这许多心性不定的弟子能读得进书么?是以,大考之时,那些经书已经滚瓜烂熟的学子,哪怕是自己见解差点,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放他等过去。只是卢植却未曾想到,那新收的弟子刘备却是给了他大大的惊喜。刘备来自后世,而后世历代对儒学经义的演绎阐述又各自不同,到得新世纪,可谓是集历代之大成。是以刘备立意之新颖,观点之奇特,大大的震憾了卢植,也大大的震憾了他的那些同门。虽然卢植暂时不敢全般接受刘备的理论,却也是为刘备的创新精神而感到暗暗高兴。而刘备盗用一篇杜牧的《阿房宫赋》,更是让卢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