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九江平叛(三) (第1/3页)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东汉政府,效率还是很惊人的。太史选了个最近的黄道吉日,卢植往宫中领了诏书官印,又早早遴选了一批羽林健卒,开玩笑,带一千人前往平叛,卢植不傻,自然选那最最精锐之士了。诸事完毕之后,大汉熹平四年三月二十日一早,随着一通鼓响,卢植披挂整齐,便率兵马出城。左右只有刘备,典韦,卢毓相随。到得城外,一干卢植友人俱来相送,各说些吉利之语,无非是望卢植马到功成,早日建功而还。刘备与卢毓也自与卢府学子,曹操,孔融,公孙瓒等人依依道别。稍候卢植一声令下,全军开拨。当下,一千精骑疾驰而去。
刘备回头望了一眼沐浴在朝阳下的宏伟洛阳城,心中叹道:别了,洛阳,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历史上的这一次平叛,卢植很成功,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叛军。九江一郡皆宁。刘备自然知道此次事件,既然无惊无险,自己自然不能放过这既可捞资本又可捞功劳,还可以学习行军布阵的美差了。众同门不来,刘备也无法,只能替他们暗处惋惜了。
刘宏作为大汉皇帝,一国之君,真的很吝啬,洛阳随军只拨了半月军粮,下诏书说洛阳国库空虚,命卢植将兵于所经郡县随地征粮,却也不管地方州郡有无民怨,只要不让刘宏自己掏腰包,他就认为是值得的。这个时候的刘宏,正在皇宫之中得意洋洋。自己略施小计,便赶跑了一个喜欢喋喋不休的讨厌的老头前往九江平叛,又省钱,又耳根清净,啧啧,一举两得啊!朕太聪明了,真是天才啊!
卢植领军一路急奔,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几乎不作休息,没有办法,军情如火,不由得他不急,这可累坏了刘备卢毓两个,他二人哪里经受过如此颠簸,整天都在马背上狂奔,大腿磨出血了又结痂,而后又痂破血出,如此反复。他二人虽然是疼痛难耐,只是卢植五十余岁年纪,尚能忍受,他二个年纪青青,怎能叫苦。只有典韦,坐在啸霜之上,安然自若,刘备卢毓不禁暗自佩服。那刘基送与刘备的啸霜,刘备待典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