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千金买马骨 (第2/3页)
缺粮的时候,以人肉充军粮,这都是被逼的。要养活这么些人,又没得吃,怎么办?
五千人的车队还是很威风很壮观的。各路蟊贼以为是朝庭大军来剿匪的,于是便纷纷偃旗息鼓,躲的躲藏的藏。各州郡顿时治安好得不得了。一入青州,刘备便打出旗号,放言是来奉请康成公往幽州治学,教化地方的。于是这枝军队让无数心怀叵测的人暗地松了一口气,刘备军队的威胁力顿时下降到零点。对于郑玄,青州人都是无比崇敬的。包括黄巾军在内。黄巾军也很尊重士人,尤其是厉害的士人,昔年黄巾攻北海,都不敢冒犯郑玄所居的乡里。可见郑玄在青州声望之隆。
没有任何障碍,刘备很快便见到了郑玄。他把军队驻扎于郑玄所居之地十里之外,自己就率刘恒刘恪再带了几名亲卫,沐浴过后,恭恭敬敬的带着礼品前往请见。郑玄让刘备很惊讶。要不是郑玄自有浩然气息,又目凛凛有神的话,刘备便只会以为见到了楼桑村里面在泥地里种田的农民。确实,郑玄现在的形象就真的像一名老农,一身粗布短褐,头发随便盘起插了根棍子。就这么淡然的坐在刘备跟前,恬静悠远。只是那睿智深邃的目光,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息,还是让刘备第一时间恭敬规矩的拜了下去:“弟子刘备,拜见老师!”儒家不是门派,没有江湖气息的师伯师侄之说,固然刘备心中如此想,也只得以老师相称。不过卢植与郑玄身为同门,关系又很好,刘备身为卢植亲传弟子,称声老师,一点也不为过。更何况郑玄这块金字招牌摆在这里呢!历史上的刘备在徐州时,可是拜过郑玄为师的。
郑玄望着眼前英姿勃发的年轻人,淡淡道:“起来罢!”接到好友兼同门师弟卢植的书信已经很久了。卢植在信中说自己的亲传弟子刘备在广阳郡为太守,手下无人可用,望自己这个做长辈的能前往幽州相助一辈之力。卢植更指出,黄巾隐为大患,到时青州可能也会大乱,到时师兄郑玄也会不得安宁,不如远去幽州,安心治学。说实话,郑玄接到这封信后,也纠结了很久。郑玄可以不卖皇帝面子,可以不卖天下人面子,但卢植的面子还是要卖一卖的。不说两人数十年交情,光卢植当年不遗余力的替他引荐于马融门下,便是天大一份人情。虽然二人君子之交,这点事卢植也未放在心上,但他郑玄却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可是,幽州千里迢迢,自己老父又年迈,他实在是担心。果真答应去的话,不可能把老父丢在家中的,虽然自己还有一个哥哥,但哥哥也老了。他们都是郑玄至亲的人,郑玄要照顾他们。但如果带着家眷上路,这一路颠簸,又怕父兄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最后,郑玄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等刘备派人过来详谈之后再考虑。毕竟,一个相对安稳平静的外部环境,对郑玄这种两耳不怎么闻窗外事,一心只研圣贤书的学者来说,无疑是很吸引人的。郑玄也知道卢植书中所说不假,现在青州一天比一天混乱了。保不齐哪天,战祸便会波及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来。
只是郑玄对于刘备亲自到来,还是吃了一惊的。他本以来,刘备为一郡之长,政事繁忙,最多也只是派亲信之人过来请他。却是未曾想到刘备亲自来了。刘备对他的这份看重,还是让见多识广的郑玄心中一动。郑玄看着眼前的刘备,许多年前,刘备还是在洛阳的时候,郑玄便听说过他的名字了。同门师弟卢植便多次来信说起自己这个得意弟子刘备,口吻颇为骄傲。而刘备的一些作品,郑玄也看过,自己对这个年轻才俊也是很为欣赏。今日一见,相貌不说,只是刘备一双眸子便让郑玄暗自点头,他在刘备眼眸中看出了正直,仁慈,还有对自己的崇敬。拥有一双清亮如水,平正坦然的眼眸的人,怎么样也不会是一个坏人。郑玄以自己数十年的人生阅历在心中下了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