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 平城(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六 平城(三) (第2/3页)

大汉帝国效力,而后封妻荫子么?可以说刘备正是无数读书人心中的榜样。

    在一部分人心中,大汉若有刘备等贤俊辅佐,中兴指日可待。王横也曾经如此期望。殊料先是灵帝突然驾崩,即而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火拼,董卓入京,祸乱洛阳,早就摇摇欲坠的大汉朝廷,被董卓武力胁迫,百官妥协,天子蒙尘。导致如今天下诸侯各行其事,大汉王朝国将不国。每念至此,王横不由咬牙切齿,恨那董卓老贼入骨。

    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成功把董卓逼出了洛阳城,可是就在最后成功关头,孙文台私藏玉玺,不遵号令独率一军回江东,从而惨死荆州。诸侯在面对胜利果实面前,各自暗怀鬼胎,不再通力合作,兵甲最为威武的刘备,却因为幽州公孙瓒与刘虞混战,而不得不退兵回幽州稳定局面。就此,关东联盟烟消云散。最后一次拯救大汉王室于水火之中的机会就此失去。

    再后来,司徒王允策反吕布,设计杀了董卓,可吕布终究兵少,任他勇冠三军也敌不过西凉那帮红了眼的百战雄兵。最后,司徒王允惨死,天子与百官刚逃出董贼魔手却又陷入樊稠郭济等人手中,祸福未知,生死不明。而后吕布东逃出函谷,直奔新收兖州的曹操求救。曹操果然不愧为汉臣,在兖州新定,人心未稳之下,率大军西入长安,拯救天子。

    说实话,王横是很佩服曹操这个人的。有能力有胆识,曹操此去长安,天下无数心怀大汉之士莫不对曹操叹服不已。只可惜,如今天下动荡,臣民不安,其他忠志之士自顾不及,哪有余力相助曹操一辈之力?有能力的,却又抱臂冷笑,坐山观虎斗,比如那袁绍袁本初,累世公卿,世代缨簪,不思如何报效大汉,却借着偌大名头,争权夺利,把青冀二州纳为自己私人地盘,驱逐汉家任命之官吏,俨然私家之王国。最可恨便是那袁术袁公路,坐拥南阳,汝南,司隶还不够,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待曹操西入长安后,居然派兵夺了函谷关。函谷以西新安,黾池等城,被袁术也一一派重兵占据,除了袁术麾下兵马,其余商旅一概不许通行。如此一来,曹操若想迎天子回洛阳,若无袁术首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曹操自去长安,关山阻隔之下,竟是与中原断了消息,从此音信全无。

    在这种情况下,王横一度死心绝望,他很是怀疑,曹操与天子这枝孤军,在后援断绝的情况下,到底能撑多久?天子与百官不理朝政多年,此时大汉各地已经各自为政,王横也不知道该去问谁,他很茫然,唯一能够坚持的是,他,王横,是大汉的臣子,大汉帝国任命的并州平城县令。最起码,在天子无有噩耗传来的情况下,在如今天下诸侯还打着大汉的旗号下,他还能够暂时安心的好生治理平城,安抚一方百姓。

    刘备来了,王横心中隐约知道不好。他不是傻子,对刘备大义凛然的借口,他很是怀疑。但刘备的形象,在王横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