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七十八章 红杉木和KPCB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七十八章 红杉木和KPCB (第1/3页)

    剽窃人生 一百七十八章 红杉木和KPCB

    一百七十八章红杉木和KPCB剽窃人生

    在美国有一个固定。一个价值不超过一亿美元的公司是无法在美国上市的,因此这样的公司是基本上无法获得风投的。而风投最喜欢的是所谓的十亿美元的生意。所以拉里佩奇对自己的谷歌设想的最完美是能够达到十亿美元的价值。

    风投由于是高风险的,自然要追求高回报。所以风投选中都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公司,收益至少要几十倍风险投资才会有兴趣。虽然风险投资最终的回报远没有几十倍,但是,投资者每一次投资都会把回报率定在几十倍以上。

    如果一家公司没有太过光明的前景,带来超高的收益,是无法获得投资的。这主要由于风险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太大,它必须把回报率定得非常高才能收回整体投资。

    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有两个来源:机构和非常有钱的个人。当然,为了让投资者放心,风险投资公司自

    己也会拿出些钱一起投资。

    风险投资基金一般是由风险投资公司出面,邀集包括自己在内的不超过499位投资者(和投资法人),组成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为什么不能超过499人呢?因为根据美国法律规定,一旦一个公司的股东超过五百人,就必须像上市公司那样公布自己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情况。

    而风险投资公司不希望外界了解自己投资的去处和资金的运作,以及在所投资公司所占的股份等细节,一般选择不公开财务和经营情况,因此股东不能超过五百人。

    比如红杉风投一期融资常常超过十亿美元,它会要求每个投资人至少投入两百万美元。

    风险投资公司每一次融资便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它的寿命从资金到位开始到所有投资项目要么收回投资、要么关门结束。通常需要十年时间,前几年是投入,后几年是收回投资。

    而风险投资远比股票市场凶险的多,一步投错便是血本无归,据说当年红杉木风投当年投资Google的那轮风投基金高达十几亿美元,结果只有Google一家投资成功了。如果Google的回报率在一百以下,整轮基金仍是亏损的。可见风险投资的风险之大,真是名副其实的风险。

    拉里佩奇在技术上或许是个顶尖级的人才,但在商业上眼光只能说是一般了。日后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市值超过7百亿美元,在拉里佩奇最完美的设想之下,既然是只能达到10亿美元的市值。或许拉里佩奇对谷歌公司10亿美元的未来,都不敢肯定,而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如果一个公司没有10亿美元的未来的话,基本可以说是与风投无缘了。

    拉里佩奇这样商业计划书,这样的表现自然无法令红杉木风投的投资人员表示满意。而谢尔盖布林抱着谷歌搜索的服务器向红杉木风投展示自己公司的技术。但投资人员并非什么IT精英,对这个搜索引擎的技术无法判断,而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又无法描绘出自己公司产品的未来前景。

    红杉木风投的投资人员没有表示兴趣,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自然没有拿到什么投资。后来他们通过校友会找到了安迪.贝克托森,拿到了第一笔10万美金的投资。谷歌公司也开始搬出了朋友的车库,来到帕罗奥大学街,然后碰到了等待他们良久的刘健,又获得了50万美元的投资。

    刘健投资了50万美元,自然还想接着再投,只是以0.2美元一股的价格来投资的话,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人怕是不会同意。刘健记得后世红杉木跟KPCB两家风投投资谷歌时的股价是0.5美元一股,红杉木跟KPCB两家是投资成功了。自然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人也是答应以这样的价格再次增资的。

    但刘健提出以0.5美元一股的价格再次增资时,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人却是拒绝了。原来曾经拒绝向谷歌公司投资的红杉木跟KPCB两家风投竟然是联手找上门来,表示对谷歌公司有投资的兴趣,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人立马竭力的配合。

    而前几天更是有红杉木风投的人员前来谷歌公司考察,有人看到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都已经开始跟两家风投的人共进午餐多次了。既然红杉木跟KPCB的价格0.5美元一股。刘健决定在价格上再次提高,要姜小梓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人说,天宇公司愿意给谷歌公司作价1千万美元,以每股0.66美元的价格增资。

    不想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却是依然拒绝了,还特意向姜小梓介绍了一番红杉木跟KPCB的伟大跟辉煌,以及他们的投资将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效益。并向姜小梓说明风投的介入,对于向谷歌这样的一个新兴公司,以后的发展是多大帮助,并且可以帮助创业者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说风投是他们的伙伴。

    如同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