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八章 红杉木和KPCB (第2/3页)
华尔街等同于美国金融业一样,在创业者眼里沙丘路便是风险投资公司的代名词。
沙丘路几乎是一些创业者心中的圣地,能从那里拿到投资,都是可以在创业同伴之间大书特书的事情,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位创业自然也不例外。所以甚至拒绝刘健0.66美元一股增资提议,也要引进红杉木跟KPCB两家0.5美元一股的投资。
沙丘路位于硅谷北部的门罗公园市,斯坦福大学向北一个高速路的出口处。它只有两三公里长,却有十几家大型风险投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公司至少有一半是由这条街上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红杉资本、KPCB、Mayfield等等。而想要投资谷歌的红杉木和KPCB更是在沙丘路中更是大名鼎鼎的最成功风投之二。
一般而言风投不会替公司管理日常事务。但会帮公司找一个职业经理人来做CEO。因为风投所投的大多是技术型公司,创始人多半是某某专利技术的发明人。按照上帝造人的公平原则,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才华之后,另外其它的地方必然很少会出色。所以有商业才华的技术人员是极少的。所以一般都是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运行公司。
而风投基金所投资的公司都有十几到几十家,要找到几十个CEO也并非容易的事。因此,有影响的老牌风投公司实际上手里总攥着一把CEO候选人。这些人要么是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要么是该风投公司以前投资过的公司的创始人和执行官。
风险投资家给有能力的创始人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锁定和他的长期关系。如果后者创业成功固然好,万一失败了,风投资本家在合适的时候会把他派到自己投资的公司来替自己掌管该公司日常事务。一个风投公司要想成功,光有钱,有眼光还很不够,还要储备许多能代表自己出去管理公司的人才。
这也是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比小投资公司容易成功的原因之一,前者手中攥着更多更好的管理人才。
风投公司首先会帮助被投资的公司开展业务。
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向大客户推销产品时,可能摸不对门路。这时,―联系广泛的风投公司会帮自己投资的小公司牵线搭桥。
越是大的风险投资公司越容易做到这一点。风投公司还会为小公司请来非常成功的销售人才,这些人
靠无名小公司创始人的面子是请不来的。
风投广泛的关系网对小公司更大的帮助是,它们还会帮助小公司找到买主(下家)。这对于那些不可能上市的公司尤其重要。
比如,KPCB早期成功地投资太阳
公司后,就一直在太阳公司的董事会里,利用这个方便之处,KPCB把它自己后来投的很多小公司卖
给了太阳,这些小公司对太阳是否有用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投资者的钱是收回来了,创业者的努力
也得到了客观的回报。
风投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就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越是成功的风投公司,投资成功上市的越多,它们以后投资的公司相对越容易上市、再不济也容易被收购。因此,大多数想去小公司发财的人。选择公司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看它幕后的风投公司的知名度。
而红杉木跟KPCB两家风投就是最成功的风投之一,他们背后的影响力以及对公司的发展的作用可比他所投资的那些资金并不会差多少。所以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人才会对红杉木跟KPCB两家风投抛过来的橄榄枝如此重视了。
刘健记得红杉木跟KPCB签订投资协议不是在99年五月去了么,怎么现在才3月两边就勾搭上了。这不是坏自己的好事么,这样一来,如果任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人跟红杉木和KPCB两家风投交往下去,刘健几乎可以遇见,自己控股谷歌公司的梦想基本已经破灭。
刘健却不知道这一切都起源于自己的行为跟举动。刘健最先派姜小梓去找安迪.贝克托森,以0.3美元的价格买下他手中的200万股谷歌公司的股票。安迪.贝克托森在3个月时间以十万的本金赚了50万美元,自然是一笔得意的投资。当初不过看着校友的份上,抹不开情面才投了10万美元,如今能够获得5倍收益,自是皆大欢喜。
于是在一次私人的聚会上,便将这笔时间超短收益还算的上高的投资讲了出来。在大家向他表示祝贺的时候,也有一些有心人向他打听这次投资的经过。安迪.贝克托森毫不隐瞒的都将谷歌公司的事情说了出来,当然自己的10万美金的投资已经变为自己慧眼识珠,而非碍于情面了。
同时这个创立不过半年时间,从零开始,就变为价值450万美元(以刘健以0.3美元的价格收购安迪.贝克托森的股票计算。)的公司了。于是一些人开始对这个谷歌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