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甘峻山聚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一章 甘峻山聚会 (第3/3页)

潮流……

    直到清光绪二十六年,旅人无意中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莫高窟,但是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这是千年后的事情,还会不会发生,裴旻不得而知,但他真心的希望历史不要重演。

    不过敬仰并不意味着认可。

    裴旻不信佛与道,可是他对于道教的认可,远胜于佛教。

    他不会去干毁坏莫高窟这种蠢事,却也不愿去为他宣传。

    相比释迦摩尼的那些思想,裴旻更加崇拜老子。

    《道德经》不只是道教经典,里面还包含着华夏的哲学理论,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相传老子骑青牛西行,至甘峻山顶隐居于此,谈经说道,后在合黎山中化作巨石,永伫峰顶。

    是真是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后辈,只要缅怀先贤的心诚,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关系?

    相比莫高窟,裴旻真觉得名士大儒聚会,与其在佛家的洞穴,不如在道家的山头,更有意义。

    开元十年,八月一日。

    正是甘峻山夏游之日。

    裴旻没有穿官服,而是很大众的儒士服,带着袱头,穿着圆领窄袖袍衫。

    在唐朝这种幞头袍衫是一种时尚,深受士林爱戴。

    裴旻本就长得俊朗,穿着这一身时下流行的儒士服,顿时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

    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王维等人,也是鲜衣怒马光彩照人。

    左右一瞧,裴旻发现除了王维那比女子还要娇美的相貌他比不过,其他人都要逊色他三分。

    尽管他不靠颜值吃饭,可这颜值上线,还是让他颇为得意的。

    只是精心打扮的王维,裴旻偷偷瞧了好几眼,怎么看怎么像一个雌的……

    有些时候,他真想跟王维一同去趟茅厕确认一下自己的小秘到底是男是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